一、一周行情
上证指数本周下跌1.07%,报收2854.29点,周成交8968.69亿元;深圳成指下跌0.34%,报收10147.71点,周成交7532.15亿元;创业板指上涨0.21%,报收2127.37点,周成交1634.94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下跌1.19%,报收2851.90;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下跌0.99%,收报5903.62;权重股表现逊于中小盘股。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较大的是计算机+1.77%,电子+1.52%,通讯+1.34%;跌幅较大的是有色金属-2.97%,农林牧渔-2.89%,钢铁-2.65%,食品饮料-2.60%。
三、一周财经要闻
国内: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督促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种显性或隐性门槛;探索发展新型融资担保行业。
消费税改革将开启,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在营改增之后,当前消费税已经迎来改革的窗口期,以纳税范围、征收环节、税率为核心的调整有望加速推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高档消费品以及高档服务将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征收环节或从生产转移到零售环节。此外,消费税还有望从中央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国资委目前正在加快制定《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有望在近期出台。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快落实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推动中央企业通过试点的方式探索央企重组整合的有效模式。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国企重组将进入活跃期,其中核电、航空、航运、军工、铁路等五大行业的重组预期最高。
发改委将召集六大稀土集团开会。发改委于六月21至22两日内召集六大稀土集团(中铝公司、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南方稀土)召开会议。据了解,此次参会企业的领导级别较高,市场预期国家政策对行业重视程度加大。
中国“最严”重组新规提升借壳难度。中国证监会近日公布被外界认为是“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借壳上市难度空前增加。但新规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未来实施力度不得而知,因此壳股股价尚不至于出现大幅下跌。投行人士指出,只要股票发行注册制还未实施,目前A股IPO排队现象就无法有效解决,借壳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不会根本性扭转,新规定影响的只是壳股价格和上市成本。
国际:
英国公投结果意外脱欧,令风险资产受恐慌性抛售,环球股市总市值蒸发逾2万亿美元(约15.6万亿港元),欧洲银行股创历来最大跌幅,美股亦创30年来最差开局。环球股市总市值蒸发逾2万亿美元,欧股表现最差,跌幅介乎6%至15%,创2008年来最大跌幅。欧股市值蒸发约1万亿美元,主因受银行股指暴泻15%带动;爱尔兰及希腊股市表现最差,曾跌17%及15.5%。英国大银行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巴克莱及莱斯股价曾狂泻30%。标普500创2月来最差,花旗早段狂跌逾8%,高盛、摩根士丹利及美银亦跌逾5%,场外美股更曾跌停板。
超过50万人签署请愿书,要求重审英国欧盟成员国资格公投结果。请愿书发布在英国议会网站上。截至目前,已有516273人签名。为获得议会重审,该请愿书应筹集至少10万个签名。请愿书的说明称:“我们呼吁政府采用这样的规则:在投票率不足75%的情况下,如果支持或反对脱欧人数少于60%,那么应该再举行一次公投。”据官方数据,有51.9%的人在公投中投票支持英国脱欧。
美国多项经济指标敲响衰退警钟。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达21%。大量指标表明未来18个月内开始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相当之大。最近几个月就业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复苏平均水平,自1960年以来,出现这种情况之后的9-18个月内多半会发生经济衰退。
香港交易所与汤森路透23日推出联合冠名的人民币指数系列,该指数系列计算人民币兑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反映人民币兑中国内地最重要及相关贸易伙伴货币汇率的即日表现。港交所表示,新人民币指数系列高度透明、可用于交易,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可反映人民币兑一篮子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的基准指数。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