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受人民币贬值压力大幅缓解、大宗商品持续上涨以及注册制、战略新兴板推迟利好,指数出现连续上行,上证指数上涨了5.15%,收报2955.15点,周成交1.11万亿元,深圳成指上涨了8.15%,收报10126.59点,周成交1.64万亿元,创业板指上涨了12.56%,收报2177.87点,周成交4843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上涨了3.75%,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则上涨了7.99%,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全部上涨,指数上涨前三的是计算机、传媒和电气设备,周涨幅分别为12.43%、11.07%、10.43%,涨幅最小的分别是银行、采掘、食品饮料,周涨幅为1.66%、4.46%、4.69%。
三、一周财经要闻
“十三五”规划纲要未现战新板,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昨日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金融监管框架等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纲要》中也都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外界高度关注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在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果然没有出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被从纲要中删除也获得了证实。
方星海:将争取下半年推出深港通,沪伦通尚在研究。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港通的正式启动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做技术准备,从这一安排看,下半年推出深港通是可行的。方星海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适时推出深港通,证监会将全力以赴,争取年内推出。深港通推出后,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会进一步提升,“十三五”规划中专门提到要深化两地的金融合作,加快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资本市场会有一系列互联互通的新举措。
美联储鸽派立场致美元重挫。受美联储鸽派声明影响,美元指数在上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从97以上跌至95附近,跌幅超过2%,创2009年以来最大两日跌幅。高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在上周货币政策例会上大幅下调了到年底前的基准利率预期,这是该机构自2000年以来做出的最令市场意外的“鸽派”决定。
十三五能源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光热发电被重点提及。“‘十三五’能源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已经形成初稿,很快就征求意见,三四月份报到国务院,争取上半年出台。”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何勇健副司长在3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2016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透露说。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规划首要政策取向是化解产能过剩,对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项目。同时首次明确提出,允许风电适当弃风,积极推动光热发电示范。
新型疫苗研发步伐加快市场需求迎新一轮增长。3月16日,2016第三届中国国际生物类似药和新型疫苗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峰会带来全球最前沿的新型疫苗研发进展,有望加快新型疫苗上市步伐,为国内生物类药及疫苗开发起到积极的提升和推动作用。另外,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每年新生儿数量将增加300万至600万,疫苗需求将逐步扩大。随着居民防病意识增强,疫苗接种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骗补核查近尾声,业界盼尽快决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及财政资金使用专项核查,目前正在全国25个省市密集开展。多家企业近日告诉第一电动网,本次核查巨细无遗,贯穿全产业链,核查范围不仅覆盖厂商、经销商,还上溯供应商,下及使用者。不过核查组已经基本完成工作,将在3月底撤出企业,汇总核查情况。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高层表示,在此背景下,应尽快界定本次“骗补”的罪与罚,并明确下一阶段的政策,以便业界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
美国将全面安装自动刹车系统,智能汽车主题前景广阔。据路透社消息,丰田、通用、福特、本田、大众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主要汽车厂商周四将宣布达成协议,2022年9月前为在美国销售的几乎所有车辆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以防止在司机未踩下刹车或未施加足够制动力的情况下发生撞车事故。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中也提出,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外媒称美国拟暂时解除对中兴公司贸易制裁。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1日报道,美国商务部一名高级官员周日称,美国政府计划暂时解除对中兴通讯(ZTE Corp., ZTCOY)的贸易制裁。《华尔街日报》表示,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决定对这家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实施贸易制裁,理由是有证据表明中兴通讯违反了美国政府有关限制对伊朗及其他国家出口美国科技产品的规定。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顾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