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市场自周一伊始便上演鲜明的风格转换。上证指数周一在二线蓝筹股的带领下一气呵成攻破3600点后,全周先扬后抑,截止本周五收盘报收3627.91点,本周累计上涨1.37%,成功站上60日线;深证成指报收12980.57点,本周累计上涨1.17%;中小盘指收8565.72点,本周累计上涨1.02%;创业板指收2794.73,本周累计下跌1.26%。
沪市日均成交额3600亿,较前三周量能有所回升,多方蠢蠢欲动。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仅有国防军工、传媒、计算机三个行业指数下跌,跌幅均不超过1%。大多数行业指数上涨,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银行行业涨幅超过3%。板块方面,页岩气和煤层气、LNG指数涨幅超过5%,另外险资举牌相关个股活跃。
三、一周财经要闻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公布,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6.8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20.8亿元,同比下降1.4%,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不过降幅比10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
针对近期资金面在结构上和边际上显现出收紧的迹象,央行对机构短期流动性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本周四,央行逆回购交易量增至400亿元,全周净投放300亿元,为12月以来新高。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1日闭幕。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五大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四是扩大有效供给、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以简化地概括为“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去杠杆。这五大任务都是紧密围绕供给侧改革的主题展开的。
12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决定草案基本可行,赞成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根据决定,实行注册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务院作出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决定自明年3月1日施行,期限为两年。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近期表示,人社部正会同财政部制定资金归集和划拨的具体办法,确保养老金投资运营可以在2016年正式启动。
证监会重申,暂停私募管理机构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和融资,并对前期融资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保监会网站23日发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对保险机构披露举牌信息进行了重点规范,应披露资金来源、投资比例、管理方式等信息。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明年证监会会在对外开放方面推出多项举措,深港通应该会推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确定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了2016年重点工作,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深度融合和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等。会议提出的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3%、25%和14%左右。
美国原油本周录得上涨,收报38.0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也在连番跌势下小幅回升,收报37.89美元/桶。主要受到美国原油库存及钻进平台数量大幅减少提振。但全球原油供求关系依旧无法得到有效缓解,OPEC产油国执意扩大原油产出,美国解除长达40年的美国原油出口禁令。
四、我们的看法
临近年末,市场风格悄然转变。蓝筹股出现了连续的强势反弹,除了与产业资本举牌的因素外,与其估值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小创个股的主题投资被充分炒作后,市场理性的回归对业绩的关注和对估值的担忧。
宏观经济面上,11月份的规模企业利润降幅已收窄,企业开工意愿回升,似乎预示着实体经济的回暖。我们依旧相信中国经济将在货币宽松、财政积极的双重刺激下,通过供给侧的改革,释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我们继续看好大消费、医药等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以及经济转型带来的行业性投资机会,如环保和新能源等。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