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大盘本周周K线收出一根放量中阳线,一度冲过4000点后略有回落。日K线两天大涨,三天十字星高位震荡。全周沪综指上涨了5.91%,收报3965.33点;深成指涨幅接近,全周上涨5.43%,收报于13445.87元。
成交金额方面,沪市周成交3.19万亿元,比前一周放大超过4成,显示市场成交有所活跃,深市周成交了2.78万亿元,金额小于沪市。创业板全周上涨了3.77%,涨幅明显落后于主板,成交金额6285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上涨3.39%,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上涨7.64%,涨幅远大于前者。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基本全部上涨,仅有银行一个板块下跌了1.29%。涨幅最大的三个板块分别是商业贸易板块、纺织服装板块和国防军工板块,周涨幅分别为16.6%、12.34%和10.61%。而涨幅最小的三个板块分别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板块,周涨幅分别仅为2.76%、4.1%和4.28%。
三、一周财经要闻
8月8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受到基数效应、外需放缓以及商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中国7月进出口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其中出口增速同比(按美元计)意外大跌8.3%,为2014年2月以来最低。进口和贸易顺差也差于预期,验证了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8月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7月CPI同比增1.6%,高于预期的增1.5%,创今年以来新高,且涨幅较前一月扩大,猪肉上涨是推升CPI的主要原因。石油加工等工业行业价格降幅扩大,导致7月PPI价格环比加速下滑,创自2009年10月以来最低。
8月11日,央行公布2015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1个和2.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
8月11日,央行与外管局联合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在1美元兑6.2298元人民币(前一日中间价为6.1162),人民币贬值幅度约1.9%。并表明,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完善人民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吹风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仍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贬值要求,偏差矫正目前基本已经完成,长期看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
2015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2015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16亿元,同比增长10.4%。
财政部8月12日公布7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5%,同口径增长9.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59亿元,增长11.4%,同口径增长10.8%。
1-6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0997.1万吨、35694.3万吨和55882.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下降2.3%和增长2.0%。全国粗钢产量近20年来首次下降。
据报道,8月12日,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者向记者透露,“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经过征求意见后进行了部分修订,形成定稿并且已经提交国务院。”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大盘的企稳向上显示出证金公司的救市举动已经逐步产生效果,14日,证金公司表示,不仅向中央汇金公司转让了部分股票,并表态今后若干年不会退出,但一般不入市操作。考虑到A股市场正走出异常波动的非常时期,官方此举旨在调整此前采取的救市应急措施,促使A股逐步回归自我调节,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大盘巨震后,需要时间来修复。但我们相信,优质的上市公司仍然是值得长期投资的标的。长期看,我们仍然看好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诸如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及医药等行业内的优秀公司仍将是我们看好的品种。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