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市场低位横盘震荡,上证指数在周五虽未突破箱体高点,但底部逐渐得到夯实。截至周五,上证指数收于3744.20点,上涨2.20%;深证成指收于12753.05点,上涨3.06%。成交量方面,沪市日均成交4393亿元,较上周下降27.74%。成交量持续低迷,显示下降趋势下人气仍显不足。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除了休闲服务和非银金融板块出现下跌以外,其他板块指数都处于上涨状态。其中,建筑材料上涨8.36%,涨幅最大;汽车、交通运输和电气设备板块涨幅在5个点以上;涨幅相对较小的板块有传媒、商业贸易、房地产、农林牧渔和银行板块,涨幅在2个点以内。上述数据显示了市场氛围相较于上涨有所好转。
三、一周财经要闻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已连续反弹14个季度,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年初增加3222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不良贷款率1.82%,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36,513亿美元,6月末为36,938亿美元;黄金储备为592.38亿美元,6月末为623.97亿美元。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6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3%。其中,出口7.75万亿元,微降0.9%;进口5.88万亿元,下降14.6%;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倍。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进口9302亿元,下降8.6%;贸易顺差2630亿元,收窄10%。
7月财新中国综合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活动总量进一步增长,但财新综合产出指数从6月份的50.6降至50.2,扩张率为14个月以来最弱。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0,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53.9,环比升0.1个百分点,连升两月。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银行业类金融机构资管规模接近33万亿元,国内银行理财规模已突破18.4万亿元,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4.4万亿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
上交所、深交所对《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投资者在融券卖出后,需从次一交易日起方可偿还相关融券负债。修改后的版本增加了“自次一交易日起”,这意味着融券卖出+还券的交易闭环从此前的T+0变为T+1。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关税法、船舶吨位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六大税法也被补充进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
今年上半年,环保部共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92项,涉及总投资7028.17亿元。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17个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1094.28亿元。
国务院同意在上海、南京、郑州、广州、成都、厦门、青岛、黄石和义乌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
环保部发布2015年上半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文章提到,继“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后,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台。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蓝图正在抓紧制定中。
国际方面,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支出经季调后增长0.2%,较5月0.9%的增长大幅减速,与此同时,6月个人收入增长0.4%,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增长;欧元区国家制造业PMI普遍向好,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2.4,前值52.2。其中,意大利7月制造业PMI为55.3,前值54.1,预期53.9,法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9.6,前值49.6,预期49.6,德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1.8,前值51.5,预期51.5;日本央行公布货币政策会议决议,维持政策利率不变,承诺以每年80万亿日圆的速度扩大基础货币。
四、我们的看法
上述数据及要闻显示,目前国内经济出现放缓迹象,股市和经济面出现了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调整仍将是短期的,未来,政府有望不断出台有利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未来国内经济还是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海外方面,欧元区经济表现较好,美国经济仍相对较为健康。
投资策略上,市场经过近一年多的快速上涨,在6~7月出现快速调整,虽然调整有些突然,但也并非毫无缘由,经过此次风险释放,目前总体估值处于相对合理阶段。此时,在标的选择上,仍需坚持以优质个股为投资重点,并关注成长性的机会,重点关注相对低估且具有较好成长性的银行、医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个股。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苏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