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市场在消化了1月16号证监会规范券商两融业务的利空后,在央行加量续作MLF 以及重启时隔一年的逆回购后,市场流动性宽松促使大盘先抑后扬,创业板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本周上证指数下跌了0.73%,收报3351.76点,周成交2.13万亿元,深圳成指下跌了0.84%,收报11436.29点,周成交1.52万亿元,创业板指上涨3.52%,收报1697.29点,周成交2921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下跌了2.97%,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则上涨了1.83%,中小盘个股表现强于权重股。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以涨为主,涨幅前三名的是国防军工、纺织服装、电子,周涨幅分别为5.51%、4.09%、3.99%。下跌的板块中,跌幅最大的是银行,周跌幅达到了4.71%,其次为非银金融和建筑装饰板块,周跌幅分别为3.61%和2.14%。
三、一周财经要闻
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央行近期续做了到期的26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并新增500亿元。央行表示,续做MLF是为了继续发挥中期借贷便利的结构性引导功能,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同时也为了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据了解,此次续做的操作对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期限3个月,利率为3.5%。
1月22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逆回购操作。此次逆回购为7天500亿元,中标利率3.85%;当天央行还与财政部进行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向市场投放了500亿元。至此,加上21日央行宣布近期已续作并加量投放的31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央行近期已接连“放水”逾4000亿元。
欧洲央行近日推出了每月600亿欧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以重振欧元区经济和对抗通缩,QE规模远超投资者预期。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表示,到明年9月,该行将购买超过1万亿欧元资产,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债券,并有可能延长该项计划,力求将欧元区通胀推高至略低于2%的目标。在德国施加强大压力后,欧洲央行内部同意,各国央行将承担本国债务违约或重组所造成亏损的大部分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认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必须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据经济参考报1月22日消息,国开行、工行、建行、招行、兴业、浦发等多家银行,分类、分级向有技术改造能力的光伏企业发放贷款。据业内人士测算,光伏电站项目未来每年所需融资规模约1500亿元,到2020年投资接近1万亿元。业内专家认为,光伏电站的资产证券化已经拉开序幕,银行贷款仍将是光伏电站融资的主要方式。并且,目前多家光伏产业的公司在筹备资产证券化,未来多元化民营资本逐步成为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军,投资空间广阔。
上海成立国企混改促进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据《劳动报》报道,昨天,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促进基金在上海启动,据悉,该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200亿元,旨在为上海国企改革提供稳定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我们的看法
随着短期调整风险剧烈释放,市场消息面逐步趋于平静,在流动性逐步宽松的大背景下,市场呈现明显的普涨行情。当前,从宏观环境看,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与经济结构转型使得市场仍有上涨动能,从中长期看,能否形成长期牛市需等待经济数据检验。在年报业绩期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部分品种业绩不达预期导致的股价下行风险,并选择一些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标的长期关注。
综合来看,在货币定向宽松以及改革预期强烈的前提下,预计后市大盘个股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仍将显著。长期看,我们仍然看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诸如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及医药等行业内的优秀公司仍将是我们看好的品种。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顾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