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在十一节后只有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延续涨势,一度上冲到2391.35点的近20个月新高,但冲击2400点未果后周五有所回落。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374.54点,全周累计上涨0.45%;深证成指收盘8211.54点,全周累计上涨1.62%;沪深300指数收盘2466.79点,全周累计上涨0.64%;中小板指收盘5640.93点,全周累计上涨0.64%,创业板指收盘1554.22点,全周累计上涨0.87%。
成交方面,沪市成交金额放大,本周沪市日均成交额达到1909.7亿元,较上周环比增加13%。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领涨,涨幅均超过1%,节前的一系列扶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对这两个板块提振明显。医药行业也上涨超过3%。
而今年以来表现持续较差的金融服务和食品饮料行业表现较差,其中食品饮料行业还下跌了0.18%。
三、一周财经要闻
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10月8日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为持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配发一码通账户,这意味着证券统一账户将于“十一”后正式对外服务。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向社会公开了被视为新一轮财税改革“开头炮”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具体方案。
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调整后的房贷政策,多家大行已出台了具体措施,并已按照新的房贷政策开始执行。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与上月持平,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延续扩张态势。
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部门负责同志会议,部署做好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国际方面,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表示,G20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会晤期间曾讨论取消对俄罗斯制裁可能性。
IMF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今年的预期增速调降至3.3%,明年降至3.8%。IMF表示,这主要是受到欧元区、日本和主要新兴市场的疲软影响。其认为,欧元区今年已经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为30%,在2015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40%。
主力原油合约一周以来大跌4.4%,是1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
美联储公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并不急于加息,且担忧美元走强将对经济和通胀造成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9日宣布,全球食品价格跌至四年来新低。
路透援引消息源称,德国政府将把今明年年度经济增长率预测均调低至1.25%,此前预测为2014年增长1.8%,2015年增长2.0%。
四、我们的看法
近期可以看到,市场面临的经济环境背景实际上是更加复杂的,欧洲和日本经济岌岌可危,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暴跌,三季度国内的经济数据也明显恶化,包括香港政治事件也在严重打击港股的信心。但是,A股市场反而表现稳健,原因应该包括对刺激政策的期待,对“沪港通”报以厚望,且投资者不断的捕捉对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会。
A股市场在目前阶段的走强,并不是逆全球经济大势的短期表现,而是在A股持续调整多年之后,投资者预期逐渐转向乐观,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