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整体震荡走高,逐步脱离了2000点的重要整数关口。全周日K线三阳两阴,但阴线实体都很小,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7点,实体为21点的光脚小阳线。全周沪综指上涨了1.12%,收报2059.38点;深成指涨幅较小,全周上涨了0.29%,收报于7333.91点。
成交金额方面,沪市周成交4326亿元,深市周成交了6542亿元,金额高于沪市。创业板全周上涨1.64%,成交金额1747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上涨0.97%,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上涨2.96%,涨幅明显大于前者。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国防军工板块,周涨幅为4.60%,其次为纺织服装板块和电气设备板块,周涨幅分别为3.88%和3.18%。而涨幅最小的三个板块分别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银行,周涨幅分别为0.54%、0.57%和0.64%。
三、一周财经要闻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6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376亿元人民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1.32%。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重点推进3个方面的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及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在青瓦台举行首脑会谈。两国领导人表示将力争在年内完成中韩自贸区谈判。当天,中韩领导人还就人民币和韩元直接交易事宜进行商讨。韩国央行和财政部在一份公告中称,两国同意建立韩元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韩国将获得800亿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
银监会日前进一步完善存贷比监管,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所对应的贷款和“三农”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涉农贷款等将不计入贷存比(贷款)计算的分子,而银行对企业或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两项计入贷存比计算的分母(存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7月1日发布。与2013年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由190条调整为139条,减少51条,“瘦身”幅度达26.8%。其中,因扩大开放而实质性取消14条,因内外资均有限制而取消14条,因分类调整而减少23条。
6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经重组后,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中国石化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有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和条件,组织实施该方案及办理相关程序。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7月4日表示,证监会当日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自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个人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我们的看法
从基本面来看,经济的转暖以及中报披露期的到来将为市场未来热点的催生奠定基础。银监会宣布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按此口径计算,理论上商业银行可释放流动性最多超过8000亿元,可见高层保增长的力度有所加大。虽然三季度经济有望企稳,政策也在预调微调中保增长,但主要是应对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的下滑趋势,是正负对冲而不是全面放松。
总体来看,大盘弱势中逐步震荡盘升,题材股遍地开花,轮动较快。本周新股的涨停还在延续,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打新炒新现象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对于恢复融资功能角度来说,这一现象又是有利并充满活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改革的关键十字路口,中国资本市场定能迈向光明的未来。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