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利空因素的减少和多项微刺激政策的叠加效应下,A股市场做多情绪升温,大盘实现五连阳,周五两市放量站上半年线。本周,沪指报收2070.72点,本周上涨2.01%,成交金额为3356亿元。深证成指收7401.35,本周上涨2.29%,成交金额4823亿元。创业板报收1382.73点,本周上涨2.39%。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中所有行业指数均上涨,其中涨幅居前的行业有:汽车行业上涨3.44%,国防军工行业上涨3.04%,电子行业上涨2.98%。表现较弱的是房地产、商业贸易、钢铁行业,周涨幅分别为0.95%、0.96%、1.12%。
权重股方面,四大行自三月中旬以来的连续走强,涨幅超过10%,周五其它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启动,保险、券商、石化双雄也有所表现。
三、一周财经要闻
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M1增长5.7%,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5.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各项宏观数据都陆续呈现小幅转好,包括进出口、贷款、货币供应、社会融资规模、PPI等。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8%,比4月份加快 0.1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71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从上述数据来看,投资数据持续下滑,并主要受到房地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其他投资整体稳定,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消费数据有所回暖。
中国人民银行6月9日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还下调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定向降准意在补齐"三农"和小微企业两个领域经济发展短板,不仅有助稳增长,亦有利于调结构和惠民生。
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年度报告2013》,报告表示,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QFII开放额度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目前已经批准的额度没有足额使用,存在额度闲置;此外,QFII作为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投资较为谨慎,目前大多数额度用于债券投资。
MSCI公开声明称,将不会按原计划把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MSCI公司解释称,基于现行的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资本利得税的不确定性,难以保证投资流程的正常运行。由于此前市场对A股通过MSCI审核的预期较高,现在潜在利多传闻被证伪,短期对市场情绪影响偏负面。目前仍保留A股在审核名单上,并将作为2015年度评审的一部分。
6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沪港通试点若干规定,若干规定共19条,明确了上交所、港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中国结算、香港结算开展沪港通业务履行的职责,对境内开展沪港通工作的要求,明确了持股比例、交收货币等事项,对投资者保护、监督管理、资料保存提出了相关要求。
停滞了4个月的IPO将于下周重启,首批4只新股已经确定为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联明股份。
继上交所发布《优先股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之后,近日,深交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优先股试点业务实施细则》。至此,优先股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完毕,作为上市公司一个有效的资本优化的工具,优先股的推出将对优质蓝筹股有明显利好,特别是市盈率偏低的上市银行股。目前,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都提出了发行优先股的方案,其中,中国银行优先股发行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央行放宽QFII审批、择机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长期资金有望被大力引入。沪深交易所优先股细则出台,利好权重股,稳定指数。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转好,政策刺激持续,市场信心回暖。我们继续看好处于业绩良好、估值偏低的消费类和金融行业,政策推动、产业趋好的行业,如医疗服务、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