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检测机构整合解读:民营机构入扶持名单

日期:2014-5-5 | 阅读 (442)返回

   今天,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处长龚润军透露,2013年开始的国有检测机构整合工作将在2015年基本结束,在谈到推进部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大做强方面,龚润军称,将提升一批已经具备了相应规模的机构,比如中检集团、中国船级社;要壮大一批初具实力的机构,如工信部下属“赛”系列实验室;扶持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机构,如华测检测。

  龚润军是于4月28日在由中关村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服务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主办的 “中国-南美检测认证服务业交流大会”上所做“全国检测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展”的报告中透露上述内容的。

  龚润军在报告中表示,当前国际收入排名(2011年)前十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体制机制僵化、重复建设严重;

  据透露,2013年度(截至10月21日)参与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调查的,共有20000余家机构上报,其中行政事业性质的机构约占总数的80%,中央部门直属300余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中,行政事业性质的机构约占70%。20000余个机构分别隶属于27个部门或行业,机构设置分散,存在较大重复。

  布局结构分散、规模普遍偏小;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众多,但在很多领域仍然是空白,且每家机构的收入规模普遍偏低,平均收入不到500万元。

  行业壁垒较多、条块分割明显;

  在行业壁垒方面,检验检测机构除法定要求取得计量认证证书之外,还有各种不同行业资质证书100余种,,行业资质证书共发放6000余张,20000余家机构共有资质证书30000万张,平均每家机构拥有资质证书1.4张。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检测、结果不互认的问题。

  服务品牌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国内机构总数近80%,市场份额约占55%;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19.5%,市场份额约占20%;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0.5%,市场份额约占25%。20000余家机构仅获得境外机构颁发证书与国外认可证书共162张。

  尽管国内已经出现了中检集团这样成规模的检验检测机构,但中检集团2012年的收入(约6.5亿欧元)中,仅有1.2亿欧元来自海外,其主要业务仍然在国内。

  龚润军并介绍了广东、辽宁等部分省市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行业整合的相关案例。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大体可分为对外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小部分对外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和以对外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为主等形式,将依据不同的形式,采取相应的整合办法。

重要提示:请在继续浏览混沌投资网站前仔细阅读下文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并将页面滚动至本页结尾“接受”或“放弃”键,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浏览还是放弃。点击“接受” 键,视为您已经阅读并愿意遵守本提示内容。

证券投资具有一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参与信托计划的人士应为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较强的合格投资者。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

信托产品净值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并可能在短时间內大幅下跌,并造成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您应确保有关投资產品适合您的需要。如有怀疑,请咨询按中国内地法规注册的专业分析师的意见,並要求其确认有关投资产品适合並符合您的投资目标。

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于刊载日期属恰当充分,您在阅读时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已发生变化。本网站刊登的所有资料可予以更改或修订而毋须事前通知,尽管混沌投资并不承诺定期更新本网站内容。公司并不对第三者所提供之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证,公司或其股东及雇员概不对于本网站内第三者所提供之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接 受拒 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