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在创出阶段新低后低位弱势震荡,日K线两阳两阴,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22点,下影线仅5点,实体为16点的小阴线。全周沪综指上涨了0.79%,收报2101.25点;深成指涨幅稍大,全周上涨了1.03%,收报于8048.85点。
成交金额方面,沪市周成交3114亿元,成交金额萎缩一成;深市周成交了4333亿元,金额高于沪市。创业板涨幅远超沪深主板,全周上涨了3.24%,成交金额达1283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上涨0.86%,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则上涨了1.44%,涨幅稍大于前者。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涨多跌少,上涨幅度最大的板块分别是电子板块、交运设备板块和机械设备板块,涨幅分别为5.25%、2.91%和2.91%。下跌的板块跌幅都不大,其中相对跌幅最大的是采掘板块,周跌幅为1.13%,其次为商业贸易板块和交通运输板块,周跌幅分别为0.64%和0.37%。
三、一周财经要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从九个方面构建中小投资者保护体系,被业内称为“国九条”。意见提到,中小投资者是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但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和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资产运作平台建设方面,央企层面将有突破性进展,明年将出现“国资委—平台公司—企业”的三层管理架构。在地方层面,国企资产重组的步伐将快于央企,基本思路是以同业合并、突出主业为主,推进资产同质、市场同向的国资重组,打造竞争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
据市场人士透露,央行周二如期重启逆回购,在公开市场中开展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市场人士指出,尽管资金价格仍惯性上行,但因央行持续注入增量资金,资金面正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加上财政放款的推进,资金利率不大可能达到年中极端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号至24号在北京举行。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会议将城镇化时间表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三个“1亿”目标。所谓三个“1亿”,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广东粤港澳自贸区方案已于本月中旬正式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与高层进行密切沟通,获批在望。据透露,广东在粤港澳自贸区政策方面,参照已出台的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并进一步提出创新体制机制的思路与措施。如在“负面清单”方面,考虑到粤港澳金融合作等因素,比上海自贸区要更为开放。
12月26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启动,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之后第五家正式启动的碳排放交易试点。
工信部向11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不过,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称暂未收到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民营企业提出的试点申请。拥有电商背景的京东、阿里巴巴旗下的北京万网志成,掌控传统渠道的迪信通、天音通信、话机世界、乐语世纪等获批。
四、我们的看法
受到短期资金面偏紧等负面消息的影响,沪深两市仍维持近期较为弱势的运行格局,权重指标股表现疲弱,而受高送转预期影响的高含权小盘股则表现相当活跃。另外,新股IPO重启后中小板和创业板无疑将是拟上市公司的主要上市方向,迫使部分资金为申购新股买入深市股票,导致近日以来上周市场日成交远高于沪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QE推出所产生的影响将逐步显现,IPO正式重启也日益临近,包括新三板的全国推广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制约两市向上的空间,市场弱势格局短期内或难以扭转。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