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市场活跃程度较高,沪深两市延续前两周上涨趋势,出现了连续三周的上涨状态。截止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220.50点,全周累计上涨1.10%;深证成指收于8542.61点,全周累计上涨1.54%;创业板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收报1291.71点,全周累计上涨6.50%。
成交量方面,沪市日均成交1001.8亿元,较上周环比下降14.60%,成交量仍在千亿以上。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板块全部都处于上涨状态,足见市场活跃程度非常高。涨幅最大的板块主要有电子、信息设备、交运设备和信息服务板块,分别上涨了7.35%、5.23%、4.72%和4.07%;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建筑建材和家用电器板块涨幅在3个点以上;涨幅在1个点以下的板块仅有公用事业、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贸易和采掘板块。
三、一周财经要闻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1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增速比9月回落3.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669亿元,增长6%,增速比9月回落1.5个百分点。这一双回落现象是今年下半年首次出现,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导致今年以来我国企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央行29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大增4495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增量扩大近七成,创2008年1月以来的单月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6日表示,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并称,条件成熟时要取消对QDII和QFII资格额度审批,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证监会会计部主任贾文勤28日指出,下一阶段证监会将支持商业银行开展资本工具的创新,通过发行优先股、减记债等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发改委、工信部、国土部和环保部等几部委目前正就淘汰落后产能备案制征求意见,未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和生产线,必须重新备案,不在这份名单中的企业,或将面临关停命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网站27日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意见提出,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减少低质煤进口。
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将于12月初公布,新方案将围绕着分类监管、激励机制、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等重点推进改革,以提高国企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
国际方面,美国1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升至57.1,前值为49.6;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11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大幅降至31.6万人,低于预期和前值,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进一步改善;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汉森表示,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幅度可能小于常规的25个基点,且并不排除负利率可能性;德国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六年高位,多个分项指数也创近年新高。
四、我们的看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以来,市场持续反弹,沪市自14日探底2078.99以来共计上涨141.51点,合计达6.81%,这一涨幅在今年全年来看都是很大的。反观市场情绪,可以看出,市场还是很认可三中全会所规划内容,对改革也还是充满希望。从近期政府层面来看,可以看到政府言行较为一致,包括国防安全、信息安全、破除垄断、着力改革、生态文明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基于此,我们对未来国内经济还是较为乐观。国际方面,近期欧美经济表现都很好,有助于全球经济回暖。
投资策略方面,我们仍以优质个股为主,持续关注银行、医药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成长性个股。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苏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