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沪深两市小幅反弹,上证指数报收于2029.42点,周涨幅0.92%,成交金额3477亿元,成交量较上周下降14.7%;深成指收于7961.47点,周涨幅1.51%,成交金额5009亿元,成交量较上周下降13.8%。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板块中仅医药生物行业小幅下跌,周跌幅为-0.04%;其余板块均录得上涨,房地产、电子、采掘板块领涨,分别上涨4.78%、3.06%和2.94%。
三、一周财经要闻
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多位专家28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审计署此次全面开展政府性债务审计,意味着全范围、全口径政府性债务排查开始。
发改委、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目前已经成稿。方案重点将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五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发改委出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性政策实现发展目标;进一步研究开展低碳城镇试点,全面推进低碳试点工作;力争2015年探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程投资将达到2.3万亿,可再生能源投资将达到1.8万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议确定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三是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四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外管局7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外管局在7月26日当日集中发放了14.9亿美元QFII额度和170亿元的RQFII额度,较6月份有显著提升。截至7月30日,QFII总额度、RQFII总额度分别增加至449.53亿美元、1219亿元人民币。
本周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7月30日回购规模170亿,期限为7天,利率4.40%,8月1日回购规模为340亿,期限为14天,利率为4.50%。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联合发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汇丰同日公布的汇丰PMI终值为47.7%,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创11个月新低。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受国务院加强基建投资、外管局发放QFII和RQFII额度以及央行重启逆回购等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市场先抑后扬,小幅反弹,但成交量有所萎缩。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偏弱、传统产能过剩形式严峻,国家统计局PMI数据与汇丰PMI数据再次证明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这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抑制了投资者做多的热情;另一方面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频频爆出实际控制人或董监高“出事”,被调查、协助调查、双规等负面消息在证券市场此起彼伏,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时效明显滞后、内容语焉不详且事件影响分析过于简单,使得投资人对市场如雾里看花,疑虑重重。
在行业方面,我们依然关注受益于新的经济及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新材料板块;而稳定增长的医药行业和相对价值低估的金融行业仍是我们看好的品种。
(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