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结束了九月底以来的连续三周上涨,在周一冲高后一路下跌,至周五再度跌破2100点,最低触及2058.06点;截至周五,上证指数收盘2066.21点,全周累计下跌2.92%;深证成指收盘8414.85点,全周累计下跌4.34%;沪深300指数收盘2247.91点,全周累计新低3.63%。
成交额方面,成交持续低迷,全周沪市日均成交金额仅522.26亿元,较上周环比增加3.27%。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除了在电力与燃气行业表现相对较好的拉动下,公用事业板块累计上涨0.59%之外,各行业指数悉数下跌。跌幅较小的板块还有木材家具和交运仓储行业。
本周纺织服装行业跌幅最大,累计下跌4.69%。而农林牧渔和食品饮料行业也分别下跌了4.67%和4.61%。
三、一周财经要闻
汇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10月PMI指数初值升至49.1,较9月终值47.9高出1.2个百分点,创下三个月来新高。
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5日和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格连续两日触及交易区间上限,盘中首度升破6.24,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国家外汇管理局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继二季度之后再度逆差710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逆差8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2341亿美元。
68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三季度报告全部公布完毕,各类基金合计亏损749.74亿元。
为了遏制炽热的楼市炒风,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推出全新的买家印花税措施,所有非本地居民、本地及外地公司在香港买楼,将需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时,额外印花税的税率适用期也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国际方面,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的首次估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实际增长2%,增速高于第二季度的1.3%。
10月24日美联储结束议息会议,决定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包括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按揭抵押债券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直至就业市场改善。
日本财政部周五与该国国债市场上的债券交易商召开紧急会议,拟借入38.3万亿日元以弥合今年预算赤字。由于日本政府手头拮据,财政资金即将用尽,如不尽快通过发新债预案,日本也将步美国后尘站在财政悬崖边上。
四、我们的看法
尽管国内经济总体趋向低迷,但9月经济数据以及汇丰中国制造业10月PMI初值均呈现了回暖的迹象,随着三季报的陆续公布,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了分化。
11月份市场关注点可能转移到美国大选等政治事件上来,同时欧债危机尤其是西班牙金融业问题以及美国“财政悬崖”的临近等仍将对市场人气形成压制。
外围股市总体表现仍然较好,尤其是恒生指数一度连续十天上涨,而上证指数仍然表现低迷,星期五大跌后再度逼近2000点大关,市场整体估值仍然在历史低位徘徊。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