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儿童占总人口20%以上,但儿童药品紧缺。国内市场90%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药品甚至供应短缺。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政府可以对必要的儿童药品实行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3亿儿童,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拥有近500亿元的市场潜力。仅以感冒发烧为例,0~12岁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3.72次,按每次发病5天计算,每天服用3包,即需感冒颗粒剂204.8亿包。儿童需要适合其生理特征的药品帮助其摆脱病痛的困扰,中国儿童药品市场实际容量巨大。
安全性是儿童用药以及药品的第一要素。1997年之前,美国药品说明书很少标有儿童使用的信息。近年来,美国重点从法规层面推进企业在儿童药领域的研发。比如,在《食品药品现代化管理法》中用经济政策给予儿科用药6个月的市场保护期即此期限内不允许其他企业仿制;对涉及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品给予50%税收优惠、加快审批、7年的市场保护期等政策。英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制药商开发儿童药品,如减免由监管机构收取的手续费,免费提供专家咨询等,以保证儿童药品的研发速度和市场供给。
据了解,一种专门适用于儿童的新药,从项目确定到研发,其费用往往不是一家药企能承担得起的。我国儿童药物的研发只能说刚刚起步,2004年才开放了儿童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的审批,全国目前有29家医疗单位有资格做儿童药物试验,具体到各个儿科专业,还非常少。以呼吸系统药物为例,眼下只有上海、沈阳、无锡、温州等6地的一些医疗机构参与试验,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药品更新和淘汰速度又过快。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