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前4个交易日大盘指数交错震荡,周五受万亿投资规划及证监会维稳指示等因素影响,大盘一反常态,在涨幅和成交量方面都迅速扩大。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127.76点,全周累计上涨3.92%,其中周五上涨3.70%;深证成指收于8709.07点,全周累计上涨6.07%,其中周五上涨5.08%。
成交量方面,沪市日均成交金额为588.48亿元,较上周增加35.21%,其中周五成交额为1111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和大盘指数一样,各板块指数均表现强势,在23个板块中,16个板块涨幅超5%,其中建筑建材和有色金属表现最为出色,分别上涨8.70%和8.14%。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表现较为逊色,分别上涨2.91%、3.20%和3.52%。
三、一周财经要闻
汇丰银行数据显示,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47.6,是2009年3月(次贷危机)以来最低水准,且连续第10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该数据显示经济仍面临下滑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3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4%,上月则是环比上涨0.33%;同比下跌1.6%,跌幅较上月减0.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自上月的70个略降至63个。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在经过数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三位,排名第29位。
国家发改委5日和6日批复了25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投资总规模超万亿。
科技部6日发布《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5~8种关键膜材料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500项以上发明专利、2015年膜产业达到千亿元规模、力争上市公司达到十家以上等目标。
7日,八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试点上市挂牌,这标志着新三板扩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新三板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试点扩容初期,挂牌企业以股份转让为主,不会分流股市资金。
国际方面,欧盟委员会6日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将实施名为“货币直接交易”的债券购买计划,欧洲央行将购买无上限的冲销式债券以稳定市场,这一计划可能会使得欧洲央行大规模印钞。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周五的大幅上涨一方面给市场带了较大的人气,同时也告诉投资者目前股市是不缺钱的,关键是缺乏有效的刺激因素。
对于整个经济环境而言,经济下行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汇丰PMI指数以及中国内地竞争力排名从侧面也对此有所反映,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催生出了大量的政府投资,而且相信此时的政府投资一方面会根据国内经济状况不断调整以达到稳定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会较2008年的4万亿投资更加理性和更加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对未来太过悲观。
指数方面,大盘指数已经处于低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1.47,深市平均市盈率为22.02,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下行空间有限。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低估值的个股依然是较好的投资标的,具有较好成长性的股票仍是不可多得的投资品种,这两类股票值得我们不断关注。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苏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