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两市疲弱不堪,无视任何政策利好而走出五连阴。周五沪指报收2281.45点,周跌幅3.88%,成交金额环比略微减少,为3329.67亿元;深成指的K线形态相似,报收9884.96点,周跌4.32%,成交金额为2910.72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所有行业指数均处于下跌状态,其中采掘业板块领跌两市,一周跌幅达到7.10%,综合板块下跌6.77%紧随其后,跌幅超过5%的板块还有轻工制造、机械设备、化工、建筑建材、家用电器及交运设备6个板块。而跌幅小于2%的板块仅公用事业和医药生物,分别下跌0.42%和1.67%。
三、一周财经要闻
欧盟统计局4日发布报告显示,4月份欧元区17国与欧盟27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与上月相比均保持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4月份欧元区与欧盟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上升2.6%与2.8%。报告显示,在各工业大类中,4月份除能源外的工业价格指数方面,欧元区与欧盟环比均出现0.2%的增幅,而能源类指数的环比降幅均为0.1%。
出于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考虑,澳大利亚央行5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3.5%,接近2009年年底时的水平。这是澳大利亚央行连续第二个月降息,一些市场人士预计,该行下个月还可能继续降息。
日本媒体4日报道,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余额约18万亿日元(约合2305亿美元),比前一年大幅增加71%,创下历史新高。
西班牙周四再遭打击。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当天表示,将西班牙的债信评级下调三档,从“A”级下调至“BBB”级。接近于“垃圾”级,主要考虑到西班牙经济前景恶化且银行业深陷危机。银行业成为西班牙当前最大的“定时炸弹”。据惠誉的评估,在最糟情况下,西班牙可能需要多达1000亿欧元来补充银行业资本。
韩国央行8日宣布,连续第12个月维持基准利率在3.25%不变。不过,当局的政策立场已从之前偏向于收紧货币政策,转为倾向于在必要时再次降息。
我国央行宣布,从6月8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降息时点的选择,显示出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的决心,对于降低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的融资成本、增加其信贷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获重大推进: 存款利率上限升至1.1倍,贷款利率下限降至0.8倍。
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政策走向等问题5日接受了记者采访,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拟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与稍早公布的低迷的制造业数据形成鲜明对比,汇丰中国5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下19个月新高,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明显扩张。6月5日出炉的数据显示,汇丰中国5月服务业PMI从4月的54.1升至54.7。其中,新订单增速明显,由4月份的54.5升至54.7,创下2010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再次降息,我国三年半来首次降息,韩国央行与加拿大央行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也都发出偏向保增长的政策信号。欧债危机加剧似乎开始触发新一轮的全球协同政策措施。希腊退出欧元的风险以及西班牙银行业的危机,不仅将欧元区置于前所未见的危险境地,更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带来日益明显的压力,这从近期各国公布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就可见一斑。
从国内情况来看,5月份汇丰和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均出现回落,经济的潜在增长情况并没有在4月份极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但也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央行三年半以来首次降息,此次降息时点的选择,显示出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的决心,对于降低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的融资成本、增加其信贷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本周的大跌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未来维持震荡的可能较大。从行业情况来看,虽然本次降息对银行股会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行业估值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投资价值较大。而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行业,在国家稳增长的决心下,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是市场热点。有品牌价值且稳定增长的医药个股也会是较好的投资标的。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