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沪深两市均创出反弹新高,上证指数收盘2357.18点,涨幅0.22%,成交3805亿,与上周基本持平;深成指收盘9615.34点,涨幅0.25%,成交3667亿,较上周略有放量。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休闲品和奢侈品行业、计算机行业与电子元器件行业领涨各板块,涨幅分别达到4.62%、4.40%、4.35%,涨幅超过3%的板块还有旅游饭店和休闲板块以及传播与文化板块;所有板块中仅有银行和金融服务、能源行业以及石油化工三个板块下跌,跌幅分别在0.63%,0.74%和1.05%。
三、相关经济影响因素
央行公布1月份金融数据:1月末,M2余额8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M1余额26.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M1、M2同比增速均创下10年新低。M0余额5.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
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1.1和5.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存款向个人存款转移较多,企业存款减少2.37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6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51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55.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0.8和3.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
央行公布201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201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00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48亿元,同比少增101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653亿元,同比多增3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2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上年同期为减少9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2亿元,同比少增336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2亿元,同比少5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1亿元,同比少650亿元。
央行在15日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2012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4%左右。
继1月份外贸增速降至两年来新低之后,商务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99.97亿美元,同比下降0.3%,延续三个月负增长。除了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速加快外,吸收外资的中坚——制造业和服务业FDI也都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7%。按照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总量计算,此次央行将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资金。
美国新财年预算案浮出水面: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一向国会提交的2013财年政府预算报告,201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1.33万亿美元,占比国内生产总值(GDP)8.5%,高于美国国会预算局上月预测的1.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连续第四个财年超过万亿美元。
温家宝总理14日在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表示中国已做好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愿与欧方密切沟通与协作,引发外界强烈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
四、我们的看法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仅增加7381亿,而过去几年1月新增贷款均突破万亿大关,另外,外汇占款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持续3个月负增长,因此1月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央行决定再次降低存准率有助于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国际方面,美国新财年预案将导致财政赤字达到1.33万亿美元,美联储有可能施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温总理表态中国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的力度提振了市场信心。这些都有利于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美国今年面临大选,财政预案必将一波三折;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将加大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国内虽然PMI数据好于预期,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但反弹力度较弱,反映出目前国内经济景气度仍然较低的现实,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因此,我们认为股市仍将保持震荡格局。不过由于市场估值已在相对的历史底部,下调反而给予了某些好的企业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时机。
行业方面,遵循我们的投资理念,目前仍然看好整体估值偏低的金融行业以及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泛消费行业。另外,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行业将有可能出现投资机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