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在低位维持宽幅震荡走势,日K线为四阳一阴,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31点,下影线55点,实体为4点的阴十字星,周K线七连阴。全周沪综指累计下跌0.90%,收报2204.78点;深成指下跌1.16%,收报于8976.52点。成交金额方面,沪市周成交2339亿元,较上周略有放大,深市周成交了2406亿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下跌2.91%,而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只微跌了0.01%,跌幅明显小于前者,显示近期市场的杀跌主要来自于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个股。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只有一个版块上涨,为家用电器板块,周涨幅也仅有0.03%,跌幅较小的板块依次是采掘板块和公用事业板块,跌幅分别为0.71%和0.81%。跌幅最大的板块是纺织服装板块,周跌幅为4.48%,其次是综合板块和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分别达到4.10%和4.02%。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前央行行长戴相龙12月20日在出席《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时表示,建议对社保养老基金要投入运营,主要养老金的投资股票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低的时候买,高的时候卖。所以,地方养老金如果收上来,有一部分用来买股票还是可以的。第一保值增值了,第二增加资本市场的机构对我们的鼓励。
国资委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央企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会上表示,明年,要继续推动具备条件的央企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对已经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推动企业加快存续资产处置。探索央企之间,央企内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联合重组上市,推进央企上市公司优化整合。
中国证监会12月2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12家券商已获得RQFII资格。9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报送人民币债券基金产品。该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论证扩大试点的可行性,如争取扩大机构类型,投资范围,投资比例上有所突破。
国土资源部21日发布通知,公开就《闲置土地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相比此前的版本,草案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规定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须在15日内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22日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将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统筹内外需市场,持续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产业由大变强。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22日说,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2日在北京就欧洲法院允许欧盟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的裁定评论说,中方反对欧方强行实施单方面立法的做法。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随着外围不稳定因素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国内政策面逐步转暖,相关人士表示将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人气,而部分低估值的蓝筹股也随着其价值的逐步合理渐渐受到资金的关注,对股指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还难以判断股指是否已经探明阶段调整的低点,尤其是当前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整体市盈率依然不低。临近年底资金面上有所趋紧,各期限主流资金利率全线上扬,同时11月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环比负增长。不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周期已经开启,如果市场资金面继续紧张,央行再次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将加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调存准率的累积效应将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来看,指数向下调整空间或相对有限,目前A股2278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4倍左右,占市场权重最大的银行股整体市盈率为7倍左右,处于历史新低水平,估值底部区域也会伴随着投资机会的来临。综上所述,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背景下,虽然不排除短期内市场仍有可能会继续考验估值底部的有效性,但大幅恐慌性杀跌的概率也不大,因此当前正是价值投资者精选个股,从容布局的较好时机。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