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沪深两市股指在权重指标股以及中小盘股先后表现的带动下震荡上行,日K线均呈现三连阳,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1点,下影线1点,实体为66点的中阳线。全周沪综指累计上涨2.11%,收报3030.02点;深成指上涨2.65%,收报于13036.23点。成交金额方面,沪市周成交4816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与上周基本持平,深市周成交了3051亿元。股指稳步上涨,市场重心上移。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上涨2.01%,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上涨了1.65%,个股分化较为明显。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除了食品饮料以外全部上涨,涨幅最大的版块是有色金属版块,周涨幅为4.05%,其次是黑色金属版块和家用电器版块,涨幅分别达到3.60%和3.13%。下跌的版块只有食品饮料1个,跌幅为0.65%,其次是涨幅最小的两个板块:餐饮旅游板块和信息设备板块,涨幅分别只有0.83%和0.89%。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
统计局4月8日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3.8,比上季度回落4.2点。调查显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度位于各行业之首,且景气度比上季度提高3.6点,社会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也较上季度有所提升。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回落9.3点,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回落4.4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7日表示,“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目前“22个工作日,变动率超4%达到调价窗口”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几次油价上涨后,被认为有必要完善。
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北京市等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为确保调控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国务院部署了这次督促检查。此次督查的16个省(区、市)是:北京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7日表示,虽然当前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有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但政府已经构筑了多重防线,不会任由输入性通胀带动国内物价高涨。另外,国家对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已经制定了预案。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昨日在出席2011全球IPv6高峰会议时表示,工信部正在多举措全面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也透露,我国IPv6部署加快,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对IPv6应用以及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力度。
欧洲中央银行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总部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现行的1%提高0.25个百分点至1.25%。这是欧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同时也是对在2009年5月降至历史最低点并维持至今的1%的主导利率首次向上调整。
四、我们的看法
虽然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但是并未对银行地产板块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如创业板、中小板为主的中小盘股在经过连续的调整之后也出现超跌反弹的迹象,短期个股所出现的赚钱效应维系着市场的做多人气,市场成交状况较为稳定。
但也应该看到,虽然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因季节性因素终止此前连续三个月跌势,由上月的52.2%升至53.4%,但宏观经济出现疲软的现象已无可厚非。从已公布年报且具有可比数据的110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出,2010年末存货合计1.78万亿,比2009年末净增加了4000多亿元,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一定程度的走高。在宏观经济数据未进一步明朗的情况下股指很难形成一气呵成的上涨态势。
总的来说,虽然短期国际局势的混沌以及国内政策面的压制令股指较难看到大的系统性机会,但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静态低估值也是事实。既然市场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洼地,那么也就存在不少板块与个股的结构性机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