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延续上周的下跌趋势,继上周失守2800点之后,又跌破2700点,周五在银行股的拉动下有所反弹才能收于2700点以上。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全周累计下跌2.27%,收盘2715.29点;深证成指累计下跌5.23%,收盘11639.96点;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3.51%,收盘2983.46点。而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数也分别累计下跌5.19%和4.02%。
成交量方面,本周较上周又有所下降,沪市日均成交额936.2亿元。从深市和中小板指数来看,市场的弱势更加明显,近五周呈现价跌量缩的趋势。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绝大部分行业板块都出现了下跌,其中房地产行业由于2011年以来表现较为强劲以及诸多不利消息影响跌幅居前,行业指数跌幅达到6.76%,其中保利地产下跌9.47%,万科下跌7.40%;医药行业延续了去年12月以来的萎靡表现,本周又下跌5.48%。
建筑行业是本周少有的能够上涨的板块,本周上涨1.32%,其中中国中铁上涨6.22%,中铁二局上涨3.75%,主要是因为与铁路相关的行业持续受到市场的追捧。本周持续表现较好的铁路相关个股还有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以及其他的如车轴、车轮等相关的个股。有色金属行业本周表现也相对较好,其中涨幅较大有精诚铜业上涨25.97%,云南锗业上涨17.87%。
三、相关影响因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增长9.8%。另外,去年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3%;12月份增长4.6%,增速比11月有所回落。
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20日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透露,经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万亿元左右。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2月,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同期,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
在地方“两会”上,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不约而同地弱化GDP增长指标,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预期为8%左右。
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共计197.2亿美元,批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额度共计683.61亿美元。根据去年三季度末的数据计算,去年四季度外汇局共计批准7.5亿美元的QFII额度和14.57亿美元的QDII额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57亿。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应用成为互联网经济生力军,去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而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上海迪士尼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最新信息显示,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将成为迪士尼专线,今年9月份开建,2015年7月建成试通车。上海的迪士尼规模应该是香港迪士尼的2至3倍。3.9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仅是第一个开园的主题乐园,而整个迪士尼由三大乐园组成。据悉,首期开发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到6年时间完成。
截至美国时间18日,中美两国已签署各类商业和投资协议总额逾230亿美元。其中,仅清洁能源领域的签约就超过200亿美元。
国际方面,德国政府19日公布年度经济报告预计,2011年德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将由2010年的3.6%降至2.3%,2012年德国经济增长率将降至1.8%。此外,为期两天的欧盟27国财政部长会议18日落幕。然而,与会各成员国财长并未达成实质性决议,仅决定在今后几个月对欧洲银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新一轮压力测试。本周还值得关注的是,受到美元走软等因素提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日连续走高。周三盘中,一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触及近27个月新高。其中,原油和铜、镍等一马当先。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尽管在中石油中石化表现仍然较好且银行下跌幅度有限的情况下,上证指数跌幅不大,但是其他指数均出现了半年多以来少见的连续两周跌幅较大的情况。上周末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此后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也打击了市场人气,再加上房产税试点出台、信贷紧缩等,均成为新年以来市场摆脱不了的阴影。
在周中2010年经济数据出台后市场有波动加剧的迹象,尤其是周五银行板块还曾一度受到市场热捧,尽管此后股价回落,但是银行业靓丽的年报使得行业股价走势在今年以来都得到了一定的支撑。而中小盘股和创业板表现相对逊色,部分公司存在较大的估值压力。我们关注的行业包括低估值的金融行业、具备长期前景的医药和消费行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高铁建设等行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