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指数上演了多次冲高回落的行情,周一一度冲高至2501.02点,但此后上涨乏力,尤其在周四农行上市之后开始快速下跌,周五再次跌至最低2389.07点。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全周累计下跌1.89%,收盘2424.27点;深证成指累计下跌0.10%,收盘9806.64点;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1.17%,收盘2616.13点。而创业板指数本周则大幅下跌4.28%。
成交量方面,受农行上市后两天交易的影响,本周总成交额达到3493亿元,远超过上周的2908亿元,若剔除农业银行本周累计成交额146亿元,本周交易也明显比上周更为活跃。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绝大多数行业板块出现了下跌,但是下跌幅度均有限。金融行业下跌最大,周累计跌幅达到2.56%,主要是保险行业受传统型定价政策利空的影响跌幅较大,中国人寿和太保跌幅均接近10%。此外医药生物、信息技术行业跌幅也较大。
本周表现较为强劲的为房地产行业,本周累计上涨了0.37%,此外造纸印刷和纺织服装行业也略有上涨。
三、相关影响因素
针对目前坊间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等房地产市场热点问题,中国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12日分别做出回应。 住建部官员特别强调,各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
农业银行分别于
上海国资委下半年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力度,对成功上市的企业予以奖励,以实现全年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30%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当月CPI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国际方面,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议息文件显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美联储下调了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称低迷的增长可能持续至多6年时间。美国国会参议院15日通过最终版本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将全面重塑,原先金融企业“大而不倒”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变,金融机构过度投机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新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将成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并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树立新的标尺。
四、我们的看法
经过上周难得的反弹之后,本周股指再次回调,在2500点阻力明显。周四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公布和农行上市备受瞩目,这也代表了目前市场较为担忧的两个问题:宏观经济前景和融资潮。周四股指也出现了半个多月来的最大幅度一次跳水。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我国GDP增速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包括美国等国家在内,对今明两年GDP增速下调的声音经常出现。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等因素使得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更加强烈,尤其在国内房地产调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导向背景下,市场的悲观情绪依然较浓。
从另一方面看,国内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这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制造业根基稳固、整个国民储蓄水平较高、政府对内对外负债水平不高等。我们仍然对市场未来走势较为看好,这不仅建立在目前的低估值水平已较大的反映了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而且在于在经济大背景乐观的情况下,市场上仍然有较多的经营优秀、估值合理并且具备良好前景的公司,尤其在系统性风险不断释放的情况下,性价比更优,包括有金融、医药和消费类等行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