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 债券之王,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公司之一、PIMCO的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 全球最著名、业绩最佳的基金经理
在投资领域,人们将他与“股神”沃伦·巴菲特相提并论。巴菲特亦对其赞誉有加:“每个月我急于看到比尔·格罗斯的评述。他文笔生动,见解独到,将他的观点收集成册将是件幸事。”
比尔·格罗斯简介
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被业界称作债券之王。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公司之一、PIMCO的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 全球最著名、业绩最佳的基金经理,而且凭借4000万美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债券经理。
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美国前10位最杰出商界领袖中,投资界人士共有2位:一位是巴菲特,另一位就是格罗斯。同时,他也是唯一入榜的现任基金操盘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走红华尔街至今,他所管理的债券基金一直以优异的表现傲视基金市场,平均获利率甚至高于基准的雷曼兄弟指数。
1971年,格罗斯和艾尔·埃雷安等人一起创建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2000年,太平洋投资公司被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收归旗下,目前它管理的总资产约7470亿美元。如今,太平洋投资公司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债券基金公司,俨然成为美国政府振兴信贷市场的伙伴之一。该公司替美联储(FED)管理着总额为2510亿美元的商业票据项目,为美国公司提供短期贷款。
得益于格罗斯在“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贷款抵押债券上的大筹码,太平洋投资公司去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格罗斯掌管的总体回报基金2008年净值增长了4.8%,而晨星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同类型的中期债券基金去年平均损失4.7%。另一方面,与其他共同基金遭遇赎回的情况相反,总体回报基金在2008年获得了140亿美元的净申购,目前,该基金管理的总资产达1320亿美元,继续保持着全球规模最大共同基金的位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投资老手出现亏损,并使其多年辛劳换来的美名一朝湮灭。比尔·格罗斯越来越意识到,人的某些天性对投资觉得具有的深刻影响,格罗斯称自己喜欢练习瑜珈,在这种个人冥想中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
格罗斯的办公室里还悬挂着一幅杰西·利维摩尔(Jesse Livermore)的画像,此公是上世纪初叶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他曾在交易中赚钱无数,但最终也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并于1940年自杀。利维摩尔画像旁边有一句他自己的名言:“有许多东西是投资者必须抗拒的,其中最必须超越的就是他自己。”
格罗斯说:“人类的天性在某些时刻会使机构或制度失灵,而就是对这种弱点的警觉,一直指引着太平洋投资公司的运作。”他说,投资者必须意识到,市场和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今后数年里,投资回报率超过10%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高质量的企业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先股都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对于比尔·格罗斯而言,债券就是他的生活。投资债券领域超过30年,比尔·格罗斯对债券投资的热爱未曾衰减,他形容债券投资有如一场游戏:“当你真的沉浸其中时,你会发现,这是一场游戏,有输有赢,每天早上都会重新开始一场战争。”
格罗斯相信在变化莫测的债券市场中,有一种必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数学的精确。把所有债券的平均到期日带入一个数学公式里,就可以看出在一段持续时间内利率浮动对债券的影响,这是一种简单的衡量风险的办法。债券期限时间越长,它随着利率的波动而波动的幅度就越大。
他正是利用这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把债券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在短期的风险竞争中,他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够在历史上驾驭一艘最大的航空母舰于债券的牛市之巅。
“我喜欢把历史拼凑在一起,不单单是因为我对此感兴趣和有这方面的癖好,而是国家之间、洲际之间不同的争论。”通过学习战争,他能分析各国政府为什幺会这样做和他们为什幺会犯错,这些变化给了他一个经济增长模式、通货膨胀,利率和债券价格的线索。
格罗斯是一个想法大胆且不惧风险的人,而且他从来不会对自己的观点遮遮掩掩,而他的言论往往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2001年秋天开始,美国上市公司的黑幕事件层出不穷,一些曾经大名鼎鼎的公司一夜之间名声扫地,安然、环球电讯、安达信都纷纷破灭,由于市场的联动效应,很多曾经近乎完美的榜样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格罗斯此时也并不掩饰他对安然事件的紧张不安,他预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安然事件。”
2002年3月20日,格罗斯在一份报告中对通用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矛头直指GE的信息披露及其传奇式的商业模式。格罗斯指出,通用极佳的口碑是靠实体业务赢来的,这包括飞机发动机、照明设备、医疗器械等,但作为金融公司的GE表现并不突出,它也面临着其他金融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只是这些风险被掩饰了而已,正是这一点美化了GE的形象。同时,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也指控通用犯下了欺诈罪,并当场宣布停止购买GE的短期债券。
格罗斯的言论很快地触动了市场敏感的神经,就在格罗斯发出对通用的批评后的第二天,通用的股价大跌超过6%,收盘报37.45美元。几乎在同一时间,通用刚刚在3月13日发行的评级为Aaa的30年期债券交易价格也迅速下滑到了与Aa级相近的水平。几个月后,他声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真实价值约在5000点,这话令股票基金经理们非常焦虑。
也正是因为低位徘徊的利息率、欲振乏力的宏观经济和节节败退的股票市场,投资者将债券基金当作最好的资金避风港,市场促使多数债券基金连续走强。除了高收益类债券类别外,几乎所有的债券基金2002年都获得收益。
可是正当众人的目光更加专注于债券市场的时候,格罗斯却开始告诫投资者,因为债券连续第三年胜过股票市场,所以固定收益类别极有可能会告别最好的时光。格罗斯说,美国利率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低谷,只有当经济复苏的时候,利率才会上涨。
他对当前的投资展望与全球经济作一个对比,好像一块湿木头,根本就点不燃。经济增长将会很慢,通货膨胀将会很低,回报也会很小。众多的债券经理们在听到格罗斯对未来债券市场的评价后惊惶失措,他们不能不为格罗斯的言论在市场中作出更加谨慎的判断。在格罗斯发出上述警告后,债券价格迅速滑落。
今年4月初时,格罗斯再次建议投资者不要买美国债券,他认为他它任何投资工具都要较债券吸引。这是因为预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将推高债券的利息,从而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不过,格罗斯之后补充说,他认为美国国库券更具投资价值,并不意味债券的熊市已经结束,仅代表债券价格已反映联邦基金利率会逐步上升。
格罗斯日前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更是语出惊人,他认为目前是全球经济近二十多年来最混沌的时期,负债过多、地缘政治风险及多项泡沫已为全球经济营造出相当不稳定的状态,经济景气指数随时有翻转的可能。格罗斯还表示,全球经济目前已有好几个泡沫,包括商品市场、英国房市及美元等等。格罗斯还说,影响经济稳定的另一项威胁来自于“财务点石成金术的出现”,尤其是对冲基金的使用率大幅提高,“连银行都在运用此一借短贷长的息差交易(carrytrade),他们现在操作以前从未使用的手法,经济所隐含的风险甚至不比5年前少”。
格罗斯这番言论又一次让投资者感到惊讶,同时也让金融界同行感到忧心忡忡。格罗斯的预言能兑现吗?或许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作为掌管一家公司4000亿美元资产的经理人,格罗斯也许有理由不必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是他在35年前与人联合创建的。许多基金经理的辉煌时期可能只有一两年。格罗斯却已有35年的出色表现,而且还在继续。他管理集团的旗舰投资组合、750亿美元的公司总回报基金。从1987年成立至今,该基金平均每年获利9.4%,相比之下,基准的雷曼兄弟指数年均获利8.1%。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总回报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在过去 10年中轻而易举地成为同类基金中最畅销的一个。
格罗斯愿意在市场上采取与众不同的策略,也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是第一批开始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人之一,并在 一年多前开始将资金转移到美国以外,从而避免了美国债券市场最糟糕的下跌行情。“我们目前处在通货再膨胀时期。通胀是债券的敌人,因此我们必须去欧元区和英国那样的地方,那里的通货再膨胀程度比美国轻。在我们的客户所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已在最大程度上采取了这种策略。”
比尔·格罗斯发出“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25年来最不稳定的状态”的评论。他认为,全球经济负债过重、地缘政治风险和一些行业泡沫已构成十分不稳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会在任何时候发生转折,逆转的可能性高于二十多年以来的任何时刻。利率的稍稍变动将产生放大效应,小幅波动就能翻船。此语出自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自然引起了金融界的担忧。
早在多年以前,格罗斯就开始了他的“赌注生涯”。他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心理学,后来曾短暂做过21点纸牌游戏职业选手,在4个月内将200美元变成1万美元。
在越南为海军服役两年后,他决定成为一名股票基金经理。但当时他只收到一份工作聘书:在太平洋共同人寿保险公司当一名债券分析师。后来他和另外两名分析师一起,说服老板让他成立了一个小型债券基金。格罗斯的基金回报甚高,因而迅速增长。到1987年,该基金的资产已升至200亿美元。2000 年,这家集团(当时已被称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以3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安联,格罗斯净赚2000万美元。
“公司能够塑造人,”他说,“如果当初我入了股票经理这一行,我想我也会干得很出色。两个市场都需要数学功底,而且取决于对人性的敏感……我入 债券这一行时,正值债券从被动型向主动型投资转变,我当时觉得有必要开始交易,以获得资本收益,而不仅仅是剪下息票去拿利息。”
眼下的格罗斯似乎正在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他已圈定了四五个可能的候选人,作为他的后备接班人。
30年来每天早上4:30开始工作
格罗斯称自己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内向、不安,而且固执。但他坚持,在他的工作中,固执是一种优势。
因为固执己见,30年来,他的每一天是从早上4:30开始,先是走下住宅的地下室,查看全球各地的债券价格(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1/3的资金投资在美国以外)。他的住宅坐落于洛杉矶附近的纽波特海滩。早晨6点之前进办公室工作,经常会去交易大厅视察。到上午10点,他会匆匆走到街对面去上瑜珈 课。然后他和同事们碰头,花一个小时练习高尔夫,下午5点前回家和家人在一起,晚上9点上床睡觉。
“我喜欢每天做同样的事情,”他说,“我喜欢看同类的电视节目。”然而,生活这样按部就班的格罗斯,思维却惊人地开阔。他在每月通讯中旁征博引,从史书、小说、电影谈到歌曲几乎无所不包。
他一直支持美国共和党,但他说自己可能准备第一次投民主党的票。他批判现届政府说,布什的减税措施比较保守,没有同情心;布什没有提出过任何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倾向的计划,他是富人的总统。
格罗斯还是非常信奉“美国梦”的,他认为美国方式可以“让你白手起家而变得富有”。但他还表示,对于那些已经变得富有的人来说,如果他们稍微减少点财富,并不会有什么损失,“我希望他们多点同情心”。
现年60岁的格罗斯,也正呈现出自己个性中的另一面。几年前开始,他每天在办公室里吃午餐,试图以此来弥补他自己所谓“严肃、冷漠的举止”,并努力与员工轻松打成一片。
“我认为人们有点怕我,”他说,“我内心火热,但外表冷漠。我想成为既让人热爱、又让人敬畏的人。我在尝试对外界开放一点。”
今天,格罗斯依然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掌门人,处在风口浪尖上。不管他对未来怎样想,目前他一如既往地恪守自己的准则,他是个怪才。
像每天仍上班的沃伦·巴菲特一样,格罗斯通过利用相当浅显的价值观赢得了威望与成功,这是一般投资人都可学到的东西。格罗斯大量利用机构投资的大炮—— 数学博士和他们控制的电脑以及顶级交易商。他还精通债市中光怪陆离的金融衍生工具。所有这些武器使他从实际上每次成功的投资中挤榨出更多的美元,并将损失 限制在成功的层面上。与巴菲特有点相似,格罗斯采用了一种个人投资者不能用的战略:当他买断一些公司时,他以只向自己发行的付息可转换优先股的形式对其他公司参股。由于这些优势,一般投资人要在他们自己的游戏中打败格罗斯或巴菲特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你至少可以向他们靠拢,这意味着你的债券投资赚取高额回报。你如果关注他在三十多年投资生涯中积累的智慧,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提高你的投资收益率。
对于比尔·格罗斯在全球债券市场的影响力,市场上恐怕无人能及,这也是市场尊称其为“债券之王”的原因。格罗斯现在管理着超过3500亿美元的债券投资。他的一句话会引起14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的震动。
作为世界上最大债券权威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集团旗下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缔造者与战略制定者,他的作用无可替代。自1973年以来,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资本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增长。
格罗斯在杜克大学期间的专业是心理学,后来曾短暂做过21点纸牌游戏职业选手,在4个月内将200美元变成1万美元。
比尔·格罗斯认为他在赌桌旁的经历是他职业投资的初步训练,其中包括最主要的三方面基本知识。首先,分散风险。赌博时好时坏;即使最高明的赌徒也经受牌运不济对他的考验,他们必须抓住足以使他们挺过难关的筹码。用投资术语来说,这些筹码就是资本——你没有资本就完了。更重要的是第二方面的知识:知道风险点的存在,加以量化,并努力预测其对牌桌的影响。第三点看起来与风险原则相背:机会有利于赌徒时,最佳的赌法就是大赌。
“拉斯维加斯教会了我可以通过艰苦工作获得自己的理论,以及让我学会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枯燥,但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最有意思的东西。”格罗斯说。
格罗斯相信在变化莫测的债券市场中,有一种必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数字的精确。把所有债券的平均到期日带入一个数学公式里,就可以看出在一段持续时间内利率浮动对债券的影响,这是一种简单的衡量风险的办法。债券期限时间越长,它随着利率的波动而波动的幅度就越大。
他正是利用这一系列的数学模式,把债券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格罗斯有着多年的债券经验,在短期的风险竞争中,他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够在历史上驾驭一艘最大的航空母舰于债券的牛市之巅。
“你确实喜欢特定一支股票吗?那么就把你的投资组合中的10%左右投资于它,使这种想法付诸行动。你相信新兴市场的债务有吸引力吗?同一码事。好的想法不应默默无闻地烟消云散。你若在证券投资中有50只股票,那就太多了。若你有10个共同基金,就太分散了。”
格罗斯也身体力行;格罗斯投入大笔资金,有时达到其投资资产总额的1/50,常常如此,墨守成规。1996年他调集了20%的资产投入外国债券,其表现优于国内票据,还因过于庞大的抵押贷款获益。 1998年俄罗斯的国债到期不能兑付,使全球证券市场处于动荡,由于格罗斯转而在“涌向质量”时水涨船高的国库券,他的证券投资回报丰厚。2000年,就在股份收益即将出现大幅下降的熊市时,他大量抛出持有的的公司债券,并走在政府前面,大举进入国库券市场,此时政府为消化开始增加的盈余而着手回收债券。 在2001年中期,联储六次降息后,市场断定不大可能进一步削减利率了,可是格罗斯却打赌相反,而当连续几个月五次降息总计下降两个百分点时,他干得太漂亮了,促使一位晨星的分析师写道:“他在长时间里对利率打赌赚钱的能力处处让人惊叹不已。”
格罗斯能走到今天,和一本名为《庄家与取胜之道》的书密切相关。那一年,22岁的格罗斯还在美国杜克大学念四年级,因为一场严重车祸让他头部受到重创,于是在那学期剩下的时间,他都是在医院接受植皮、治疗肾脏。
格罗斯为了打发漫长的治疗时间,开始读一本名为《庄家与取胜之道》的书,书中关于风险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的提法让格罗斯很感兴趣。伤愈后,格罗斯来到拉斯维加斯,他每天用16个小时专门研究那套书里的纸牌赌博理论,并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根据书里的理论,创造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最近,美国一些大型共同基金的经理说,中国在向美国源源不断地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也在向美国经济不断输出通货紧缩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许多美国公司的利润,许多共同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也因此大大下降。不过基金经理们说,美国投资者还是有办法借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来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
PIMCO基金管理公司总收益债券基金管理人比尔·格罗斯也表示,在自由竞争的全球化经济中商家有赢有输,而中国经济的崛起为许多美国公司展示了特殊的机遇。格罗斯说:“我不希望人们把我看做是那种认为中国的经济兴起对美国公司绝对没有负作用的人。我们只是说,对于那些懂得如何降低劳动和生产成本 的公司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机会和优势,因为他们可以把产品销售到中产階級日益壮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中去。美国投资人应该尝试直接去购买中国公司的股票。另外,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投资人把部份的钱投在债券市场可能会降低总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