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沪深两市先扬后抑,总体弱势震荡。全周沪指累计下跌0.58%,收报3013.41点,深成指下跌1.40%,收报12169.11点,两市周K线均收上影线较长的光脚阴线。沪市周成交金额为4859.8亿元,成交金额较上周萎缩约25%。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本周仅下跌0.15%,但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的周跌幅却达到2.43%,显示出权重股的相对抗跌性。
从行业来看,本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下跌,其中家用电器板块和金融服务板块跌幅最小,分别为-0.96%和-0.995。而跌幅最大的是交通运输板块,跌幅为1.95%,其次是信息设备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分别下跌1.85%和1.80%。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海关进出口总值达18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45.2%。在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环比增长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环比降幅分别为11.5%,13.7%和8.9%。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整治房地产用地的专项文件——《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住房、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房地产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实施住房用地开发利用申报制度、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
受春节因素及监管部门加强信贷投放指导的影响,央行11日公布的2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信贷由1月份的1.39万亿元回落至7001亿元,新增仅为1月份的一半。但今年前两个月的新增信贷规模还是超过了2万亿元,与全年计划投放目标7.5万亿元相比,已用完26.7%。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日前表示,国际板的推出没有时间表,目前国际板至少有四方面规则在研究制定之中。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日前表示,如中行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可转债,短期内在A股市场上不会再有新的融资计划,起码今年和明年是不会有融资计划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与副部长苗圩近日透露,将在全国范围内出台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超越行业限制,从更高层面破除并购的体制机制障碍。工信部将在今年推动出台钢铁、建材、汽车、船舶、有色金属等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支持一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宝钢出台了4月线材产品价格策略,多数品种价格上涨,幅度在150元/吨-300元/吨之间。但对于最受关注的板材价格,宝钢并未如期在当日公布,正式的调价文件有望在近日公布。
四、我们的看法
本周新公布的CPI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催生了市场对于加息或者再上调准备金率的担忧。虽然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总的方向不会改变,但除了银行存款基准利率还未改变,目前国内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等都已上调,特别是今年银行已两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事实上已经收紧。显然,A股市场在这种格局下面临了很大的压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就数据本身而言,CPI的高企更多是食品等季节性价格波动所引起,而非全面的通货膨胀因素。另外,即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真的兑现,由于投资者对此已有充分的预期,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将较为有限。且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都即将推出,势必带给本已处于估值洼地的蓝筹股一定的表现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盘向下调整的空间。当前可以关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市场创新产品推出所带来的市场风格转换的机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