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开展的维C行业调查结果公布,我国维C行业产能过剩十分严重,加强行业监管势在必行。
自2006年起,国外维C厂家迫于环保和成本压力开始产业转移,维C产能逐渐集中到中国5大企业: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这5大企业产能总和超过10万吨,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的行业集中度提升了我国药企的话语权,和其他原料药相比,维C连续三年价格保持相对平稳,国内价格在90元/公斤、国际出口价格维持在10美元/公斤的高位,产品的毛利率保持在55-60%左右。维C行业也成为我国出口行业中极少数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
高盈利能力吸引了国内其他药企的投资热情,众多厂家恢复或投资兴建维C项目,山东天力药业、上海赛诺、郑州拓洋等已明确公司投资扩产维C项目,甚至专注于青霉素工业盐产品的河南华星,也已开始准备维C转产。
2008年我国共生产维C12.6万吨,出口8.9万吨,现有的维C产能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维生素C产能约为5万吨,规划拟建差能为2.5万吨,合计7.5万吨的产能基本是过剩无虞。
产能的盲目扩张必将带来价格的恶性竞争,这个势头已现端倪。2009年11月全国原料药交易会上,维C的报价已经比2008年下降了10%左右。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