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上证综指除了周四出现回调以外,四个交易日全部上涨。周五收盘3164点,全周上涨了5.61%。深证成指收盘12987点,本周上涨5.61%,而沪深300指数收盘3483点,累计上涨6.18%。成交量稳步放大。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本周交通运输行业领涨,平均涨幅超过9%,主要是受波罗的海指数的影响。受海南国际旅游岛消息的影响,餐饮旅游涨幅其次,平均涨幅也超过9%。纺织服装涨8.28%。金融股涨幅4.81%,低于大盘的平均涨幅。本周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外贸相关的股票本周基本都涨幅超指数,是这一阶段行情的特点。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道指周四大涨超过2%,周五收盘10023点,再一次踏上万点大关。
11月4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并指出经济继续企稳向好,金融市场状况保持稳定,房市活动数月来进一步提升,但“正在趋稳的家庭支出仍然受压于失业人数持续上升、收入增长缓慢、房产财富减少和信贷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美联储强调了经济仍面临“大量产能过剩,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位,长期通胀预期稳定,”因此基准利率“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异常低的水平”。
美国劳工部周五报告称,10月份美国失业率攀升至10.2%,创26年新高,企业雇主裁员人数高于市场预期。这份报告从另一方面支持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即在劳动力市场状况好转之前,美联储仍将维持现有利率不变。
11月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报告显示,中国9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0.3%。作为反映出口的关键指标之一,这是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持续8个月的下滑态势终于得到遏制。铁矿石、煤炭、原油三类大宗商品依旧强劲的贸易热潮,亦推动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两位数大幅增长。铁矿石的超量进口对港口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9月中国进口铁矿石6455万吨,创下年内月度进口量新高。今年上半年,超过20%的出口降幅一直与10%-15%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降幅相对应。9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5.2%,较此前20%左右的降幅大幅收窄。
11月1日电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1日在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作题为“中国住房目标和市场化”讲演时称,再过10年中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房。中国2008年末城镇居民总人口6.07亿人,城镇家庭2亿左右,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中国建了80多亿平方米的商品住房,7000万个家庭买了新房。占全国家庭的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未来10年中国有望至少建7000—8000万套新房,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房。两项相加新房量将达1.5亿。
四、我们的看法
在经历了上周的短暂回调后,本周在国外市场一片涨声的环境下,A股市场也出现了大涨的行情。量价配合较好,市场做多热情明显。
我们始终坚持对有价值企业基本面的深度挖掘和分散风险的配置。从最近的行业数据来看,宏观面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作为反映出口的关键指标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预计市场涨势还将延续。银行和保险等传统行业本周涨幅弱于大盘,从估值上看还是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林世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