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证券市场只有3个交易日,市场延续了自9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趋势,沪深两市收于2779.43点和11206.85点,分别下跌59.41点和117.31点,其中周一跌幅均超过2.6%,周二低开高走,周三小幅上涨。本周沪深指数均位于半年线下方,短期走势受到五日均线的压力。
从成量上看,两市的成交量都非常小,下行趋势中的缩量显示了市场非常谨慎,多头热情不高,而大部分被套牢的投资者不愿割肉出场,因此三天的成交量都偏少,沪市平均成交金额为746.63亿元,深市达到430.69亿元,较上周大幅减少。
本周,两市板块特征并不明显,并没有出现非常强势的板块,几乎都与大盘保持相同走势,银行股相对活跃,周二、周三有反弹迹象,但走势仍然偏弱。盘面上看部分题材股表现抢眼,但持续性不佳。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前期我们已分析了近期股市走低的原因,主要有市场扩容、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大非解禁、资金面紧张等原因,本周这些担忧继续笼罩着市场,在此背景下部分题材股也显得弱不禁风,以往属于国庆概念的旅游、商业板块近来表现并不理想,部分股票甚至创下了阶段性新低。
本周银行股表现略好于大盘,这主要源于其低估值蕴含的安全边际。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利润波动性要小于制造业,今年的天量贷款将减轻利差降低带来的利差收入减少,银行业全年利润增长并无太大悬念。但站在9月末,市场对明年的利润增长存在疑虑,担忧货币政策的收紧以及天量贷款后可能出现的大量坏账、呆账,因此未来银行业能否继续走强,甚至于引领大盘走强仍然需要观察。
随着大盘的调整,医药及消费板块本周终结了前期逆势上涨的走势,也同步出现了调整,但调整幅度并不大,未来作为防御性的板块,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本周,部分概念性的个股走势较为抢眼,如甲流感概念的“天坛生物”和“海王生物”、物联网概念的“新大陆”及部分有色股等。在当前市场缺乏热点刺激的情况下,不排除市场会对近期热点进行再次炒作。
三、相关影响因素
本周只有3个交易日,政策面并没有出现重大利好或利空,因此对市场未产生重大影响。但我们认为本周公布的部分行业信息将对市场未来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9月26日,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三产业领域的第二个规划,文化部部长蔡武透露,有关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很快出台,文化部将在支持骨干企业、建立产业示范园区、扩大文化贸易出口、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等6个方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7年翻两番。蔡武同时指出,下一步将放宽资本进入限制,通过设立创投基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
9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定调了四季度货币政策走向。会议表示,四季度将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同时,会议也指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巩固,外需补足的压力依然很大,一些行业、企业经营仍很困难,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9月28日,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司基本药物处处长谢晓余透露,基本药物目录中的“非基层”部分目录的制定将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最快有望于今年11月初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同步公布。
四、我们的看法
进入10月份,三季报的出台有望为股指提供支撑。我们预计大部分公司三季度业绩继续呈现环比增长的同时,部分公司将出现业绩的同比增长。全年业绩逐步明朗化和明年宏观经济转好的预期下,三季报将为大盘指数提供一定的支撑。
板块方面,医疗体制改革带来投资机会。基本药物目录的“非基层”部分将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同步公布,这标志着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前期颁布的“基层”部分药物目录,与其相配套的招投标、配送制度等也将相继出台,这将使得医药行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医改将加速行业整合,投资机会较多。消费板块的投资价值在四季度也将更明显,国庆八天长假国内总的消费量,恐怕将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四季度后的元旦、春节也同样是是消费的高峰期,消费板块在四季度将更具投资价值,尤其是白酒、服装子行业,四季度无疑是业绩表现最好的时候。此外,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的金融板块,其显著低于H股市场的估值,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