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出口纺织品频发“召回”风波,这无疑给身处困境中的服装纺织企业雪上加霜。根据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4月,欧盟累计召回74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幅为270%。其中中国产纺织服装产品为52项,同比增幅高达643%。从中国服装协会获悉,欧盟召回的产品中,17项为婴幼儿服装及制成品,其中12项产地为中国,占全部的70.6%。召回原因以勒颈窒息危险为主的共14项,其中产地为中国的共12项,占中国全部被通报产品的92.3%。
而7月份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共发布召回通报44起,同比增长22.2%,环比增加76.0%。其中,涉及中国大陆产品的通报25起,同比增加13.6%,环比增加127.3%。
对比分析欧盟、美国发布的不合格原因,发现其中3个为关注的重点:
首先是欧盟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婴幼儿纺织品的安全性。据相关数据显示,针对婴幼儿服装普遍缺乏质量标准的现状,欧美等国制定各类严格的法规对此进行监管。如对婴幼儿纺织服装面料的重金属严格设标。
其次是纺织品质量检测越来越重视设计的合理性。如加拿大召回我国毛绒玩具都是由于纺织品设计不合理,有可能对消费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被召回,制得说明的是,这样的召回是有据可依的,业内人士大都熟悉这样的规定。
再者是纺织品“生态环保”成主旋律。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纺织品已成为国际纺织竞争的新热点,但我国在这方面开发起步晚,暂不能跟上国际步伐。
我国纺织品出口若想一帆风顺,就必须及时掌控国际纺织品标准的动态,也必须要了解商品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技术、设计上的改进,促使我国纺织品质量真正满足欧美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