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继上周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引发反弹后,本周两市宽幅震荡。上证指数收于2860.69点,一周累计下跌3.38%;深成指收于11450.08点,一周累计下跌3.72%。
二、行业与板块
本周, 在23个行业指数中,上涨与下跌的行业数量分别是14:9,交通运输和医药、餐饮旅游行业指数上涨了5%,而带动大盘下挫的依然是近期持续调整的金融服务和黑色金属,跌幅达到8%。金融股显然成为领跌市场的最主要板块。
银行、保险股本周公布的中期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其动态估值处于市场的最低端,而近期的持续走弱,源于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过于强烈的预期。金融股在当前价格下,其中长期投资价值已相当明显。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9年7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7月份,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继续增加,长期债券发行比重显著增加;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同业拆借量有所上升,债券回购量小幅下降;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继续小幅下降,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移,现券交易量有所增加;7月份,股票市场指数快速上行,日均交易量大幅回升。
点评: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有利于银行资产收益率和息差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盈利能力的增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提出,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
点评:在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适当减少部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的供给,将非常有助于这些行业保持供求平衡,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强化,供给过剩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压力将有所缓解。
温家宝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伙伴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7月份,全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11107亿元,同比下降17.3%,降幅比1-6月份减小3.8个百分点。
点评:政策的持续性被反复的强调,表面市场所担心的“收紧”实属反应过度,而企业业绩的逐月恢复能否在下半年继续得以延续,将成为市场未来走势的指引。
四、我们的看法
市场连续4周的持续调整和大幅度的波动,标志着去年底以来主要依靠刺激经济政策和超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及充裕流动性为基础的恢复性行情进入了迷茫期。我们认为上证综指3000点基本反映上市公司静态的中期业绩水平,部分行业如有色金属等,其当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业绩迅速恢复的预期,而构成市场重要权重的银行股,市场仍报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并未反映其业绩将有望逐步恢复增长的预期。市场大幅下跌除了前期累计涨幅较大的因素外,与经历了2008年的大熊市后普遍心态浮躁,部分大型机构波段化操作有关,而近期IPO及再融资的提速加剧了市场的资金压力和恐慌心理,而所谓信贷增长放缓的因素也被市场放大。
随着经济增长的复苏,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仍有望继续维持环比的增长,同时由于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数,业绩的同比增长也有较大的确定性。综合看,如果经济复苏不出现意外的事件性因素的干扰,上市公司2010年业绩将比2009年有一定的增长。若此,则当前3000点以下的指数水平便具有较高估值吸引力,业绩的动态增长必然会体现在市场未来的走势中,近期的持续调整将夯实未来行情的基础。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杨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