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国央行发布了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基调,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除了关注对货币政策的定调,还需要关注货币政策报告中反映的我国金融市场其他的重要情况。
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二季度中小银行新增贷款较多:第二季度,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比第一季度下降16.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则分别提高4.5个和3.7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3.1万亿元,同比多增2.0万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投向房地产业的中长期贷款为3501亿元,为上年全年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1.5倍,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11.3%,比上年同期低7.9个百分点。
2 季度出现了明显的货币乘数上升及超储率的下降,货币乘数上升了0.32,超储率下降了0.73 个百分点,特别是超储率仅有1.55%。
6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8%,比年初下降0.58个百分点(但是,相比一季度末4.76%,又有了22个基点的提高)。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0%,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1.95%,比年初分别下降0.53个和0.94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6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4.34%,比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
6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占比分别为30.47%和33.70%,比年初分别上升4.91个和3.57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35.83%,比年初下降8.48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银行信贷正在逐渐发生了一些转变。如中小银行贷款比较激进,银行制造业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贷款利率水平相比一季度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议价能力仍然较弱等。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