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沪深股市维持强势,连续第六周上涨,并且呈现加速趋势。本周股指不但顺利突破3300点,并且一度接近3400点。本周沪市成交额高达1.1万亿,已经接近2007年6月初的最高水平。
上证指数收盘3372.60点,累计上涨5.73%,为近三个月的最高周涨幅。深证成指收盘13531.72点,累计上涨3.04%,深市明显弱于沪市。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石油石化行业表现最为强劲,中国石化本周大涨23.12%,中国石油涨10.9%。这两个大盘股贡献了指数大部分的涨幅。
此外,有色金属、煤炭、航运等行业继续走强,而金融地产行业小幅上涨,较为突出的是中国人寿本周上涨13.44%。总的来说,本周上涨家数与下跌家数大体持平,在大盘股的拉动下,指数大涨而个股不涨反跌的现象在本周显的比较突出。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证监会20日发布创业板申请文件准则和招股说明书准则,宣布自7月26日起,证监会将受理创业板发行申请。已申请在主板(包括中小板)发行上市的公司,可自主选择转申请到创业板发行上市。
财政部7月21日消息称,为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7月之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的规模逐渐放大,其中大非减持增加分外明显。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25家公司披露了大股东减持股份情况,大非减持股份合计1.92亿股,按照交易平均价或变动期间股票均价计算,减持市值约为20.77亿元。由此,7月份以来大非减持股份市值已经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高。
消息人士7月22日透露,下周,上海市政府将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届时,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成立的上海再担保有限公司也将正式挂牌成立。而上海市金融办“三定”(职能、机构、人员编制)方案即将实施,上海市金融办将接受国资委委托对市属金融国资进行监管,并对非持牌地方金融类机构进行管理。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部分商业银行获悉,央行已向多家商业银行发行定向央票,估计发行规模近千亿元,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于9月中旬缴款。业内人士认为,央票发行对象多为上半年信贷投放较多的商业银行,其“罚单”性质十分明显,市场将进一步增强政策微调的预期;同时记者获悉,多家银行已调整信贷投放速度甚至暂停放贷,7月份的信贷数据环比可能下降。
国家电网统调数据显示,7月中旬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7.9%,相比7月上旬3%的增速出现“大抬头”。
四、我们的看法
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相对好转,经济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市场对经济政策的前景出现了分歧。尽管国家反复强调“保增长”的中心的地位,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各方面对于银行资产质量、股市与房地产价格泡沫以及未来通货膨胀等产生了担忧。在这种分歧下,股指依然不断创出新高,近几个月几乎没有出现大的调整。
在指数加速强势上涨的情况下,市场的短期风险不言而喻。而即将进入中报披露密集期,个股之间的分化应该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具备良好业绩和低估值的行业和公司将受到更多的青睐。其中,我们仍将关注金融地产、医药和传媒等行业。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