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数据情况点评
1.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个百分点。
2. 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20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万亿元,同比多增5万亿元。而08年和07年全年新增贷款也才仅4.1万亿和3.6万亿。


3.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比上年末高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00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

4. 从货币供应量看,6月末,M1同比增长24%,增幅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6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28%,增幅比上年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7个百分点。


5. 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0.91%,比上月高0.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1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0.91%,比上月高0.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17个百分点。
二、行业重要事件点评
1. 工商银行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70%的股权,兴业银行目前正加紧申请赴台设办事处,并有望成为首家获批在台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陆银行。建设银行纽约分行开业。郭树清称建行有意收购信达资产股份,对于拟入股幸福人寿之事,建行希望能持有其股份50%以上。民生银行决定发行H股,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
2. 近期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密集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
包括了深发展、浦发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等。市场对这类债券的评级也相应提高了关注。尽管受净息差收窄等因素的影响,去年以来银行业的净利润略有下降,但各评级公司对银行发行的次级债以及混合资本债的评估等级却并没有顺势下滑。
3. 6月信贷或再暴增
6月份新增贷款再次放量上冲。业内人士25日透露,从目前形势看,6月新增贷款突破1万亿元已成定局。考虑到月末信贷冲规模因素,预计当月新增贷款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可能成为年内新增贷款投放数额的第三高。
在前五月已经达到5.8万亿的基础,估计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就会超过7万亿,而全年可能达到10万亿这样的惊人规模。如果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那么经济复苏的概率将会加大。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资金流入的是股市、房市,只是推高资产泡沫,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证明这样的信贷政策还是有点冒险的。就投资的角度看,宽松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支持非常重要,而对于银行业来说,以量补价的程度将得以进一步的加大。
4. 银监会在公布的2008年报中强调,2009年,银监会将坚决防止不良贷款大幅度快速反弹。银监会将在加强不良贷款监测考核的同时,坚持准确分类必须到位,拨备和资本必须充足,风险管理必须到位,核销呆账力度必须到位。
5. 工商银行(601398)6月17日发布了一则《调整部分个人金融业务收费标准的公告》, 公告显示,按照新的资费标准,异地存取款,汇款,资信证明等业务的资费标准均有所上调。
6、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日前召开的二季度例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三、主要公司情况
1. 深发展
平安寿险将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不少于3.70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的股份。每股认购价格为18.26元人民币。股份认购协议涉及资金为106.82亿元人民币。深发展对平安定向增发议案已经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中国平安集团将受让NEWBRIDGE 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股份,NEWBRIDGE有权按照协议的约定选择要求本公司:(1)全部以现金人民币114亿元支付;或者(2)全部以本公司新发行的3亿股H股支付。
中国平安最多将耗资221.73亿元收购深发展总计11.05亿股股权。完成本次收购后,中国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中国平安保证其拥有权益的深发展股份不超过深发展当时已发行股份的30%。
2. 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在2009年中国区优秀投行评选中获评最佳创新投行,最佳银团融资投行和最佳银团融资项目。
3. 交通银行
日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交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试点资格,但尚处于内部程序之中。目前银监会已经通知交行上报具体参股方案,但该行尚未确定递交时间表。另一家有望率先被放行的银行——北京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入股保险公司相关事宜已基本准备就绪,只待最后批准便可实施。
4.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董事会批准公司在2009年内启动江苏省徐州市和盐城市等省市共20家二级分行的筹建工作;
招商银行与中再保签署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投资托管协议》和《保险资金境外委托投资及托管三方备忘录》,正式启动了托管该集团保险外汇资金境外投资托管业务。招行由此成为第一家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股份制托管银行;
招商银行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 从上述两银行(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获奖情况,可看出两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优势。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和品牌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银行的前列,而浦发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在信贷融资等方面则领先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因而资产和贷款都增速较高。
四、主要公司股价表现
1. 商业银行指数本月累计上涨28.22%,远好于主要市场指数。远好于沪深300指数14.74%的涨幅。按月比较,仅次于2006年12月34.96%的涨幅。
2. 深发展本月累计上涨22.31%,收盘21.82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30.66%。
3. 浦发银行本月累计上涨26.78%,收盘23.02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47.53%。
4. 招商银行本月累计上涨32.92%,收盘22.41元(未除息除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4.99%,在股份制银行中涨幅要低很多。
5. 交通银行本月累计上涨28.16%,收盘9.01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94.18%。
6. 工商银行本月累计上涨24.88%,收盘5.42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0.59%。
五、主要公司分析
1. 深发展
平安对外投资公告:深发展将迅速获得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持续健康发展;并可以充分利用平安的全国网络和优质客户资源,提升深发展业务实力,这有利于加快深发展公司银行业务及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
深发展公告:为了满足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和资产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以及尽快达到中国银监会更高的监管标准,本公司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应对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变化与挑战,实现稳健经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在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为全体股东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根据资本充足率的高低,银监会将商业银行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三类,并在业务准入、规模扩张、机构设立等方面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如何适应资本硬约束,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首先考虑和解决的战略问题。
深发展定向增发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因此获得广泛支持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到。现在需要关注的是8月7日平安审议关于向特定对象定向增发H股股票的议案的股东大会情况,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对此项交易的审批意见。如果一切顺利,平安成为深发展的控股股东,那么这两家公司都将迎来发展的新局面。
对于深发展来说,一方面资本充足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业务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新桥作为私募股权投资资本毕竟是一定要退出的,大股东换成了平安,未来甚至有被全面收购或者把平安银行注入的可能;还有,与平安各方面业务的融合、客户资源共享及管理的创新,未来可能的借助于平安的平台提高自身价值等等。负面的影响是对现有公司管理层可能产生一定的冲击。
当然,短时间内,关键的问题是整个过程能够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深发展一旦纳入平安“综合金融”的平台中,在全国扩张中具备了天然的优势,前途应该一片光明。对于深发展来说,平安的收购同时也降低了深发展股价下跌的风险。
经营情况:贷款增长快,但是并不是特别快,保持质量。出口下降对公司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大。目前公司供应链业务中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比重较大,汽车业务增长较快,而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和棉花业务推进较好。公司的优势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财务管理。公司的存款基础是稳健的,尽管活期存款占比不高,但是流动性非常充足。
定向增发募集资金67-106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最高可升至8.75%和12%。但是业绩会摊薄15%左右。
今年的利润情况。净利息收入2008年为126亿,增31%;2009年一季度为33亿,增5%。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7-89%之间。净息差预计会下降到三季度,但是考虑到资产增速与贷款增速均超过10%,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全年有可能达到或超过增长5%,为130亿左右。全年收入总额略有增长到150亿左右。费用情况则相对稳定,8%的营业税和37%的业务及管理费使得拨备前营业利润为83亿左右。同时简单估计全年计提15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则粗略预计全年净利润可达到48亿元,按目前增发前的31亿股本,每股收益为大约1.6元。
08年底和09年一季度不良贷款都在19亿左右,贷款损失准备分别为20亿和25.6亿,目前的不良贷款覆盖率为130%。一季度净息差为2.63%,比08年的3.02%下降不少。但是全年规模增长应该超过15%。
当然,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变化,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深发展在维持目前业务稳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其大股东的变更,面临着较大的机会。
2. 浦发银行
随着国内银行信贷的扩张,浦发银行依靠自身的优势各项业务将继续快速发展。未来三年规划中,目标是今后三年平均每年新增资产在400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2007年浦发银行总资产增长2000亿左右,2008年增长4000亿左右,2009年一季度就增长了1900亿元。)
公司内部初步测算,2009年一季度净息差已经达到最低点,未来几个季度净息差水平将上升。
根据公司的预测,2009年净利润将达到127亿元,基本与08年持平,则每股收益1.60元,按增发后为1.34元。(07年有一次性退税款9.4亿的因素)。
实际情况可能比公司年初设想的还要好一点,因为信贷增速在这几个月又呈爆发性增长,而坏账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也在减小。
持续关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上海国资整合对公司的影响。
六、 总体评价
上半年贷款的高增长对银行的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从经营角度而言,无论是年初投放还是下半年投放,都需要计提拨备,但是利息收益却少一半,甚至计提拨备后,收益有可能为负。这也为明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下表简单总结了目前各主要银行的估值情况:
|
|
深发展 |
浦发 |
招行 |
交通银行 |
工商银行 |
|
总资产(亿元) |
5,200 |
15,000 |
18,000 |
30,000 |
110,000 |
|
贷款总额(亿元) |
3,200 |
8,500 |
10,000 |
16,000 |
52,000 |
|
股价(09.7.1)(元) |
23.25 |
24.14 |
23.03 |
9.53 |
5.48 |
|
总股本(亿股) |
31 |
79 |
191 |
490 |
3,340 |
|
总市值(亿元) |
723 |
1,914 |
4,399 |
4,670 |
18,303 |
|
每股净资产(09Q1)(元) |
5.5 |
7.95 |
5.59 |
3.11 |
1.91 |
|
PB(倍) |
4.2 |
3 |
4.1 |
3.1 |
2.9 |
|
|
|
|
|
|
|
|
08年净利润(亿元) |
6.1 |
125 |
210.8 |
284 |
1,107.70 |
|
08年每股收益(元) |
0.2 |
1.58 |
1.1 |
0.58 |
0.33 |
|
08PE(倍) |
84 |
11 |
11 |
12 |
13 |
|
|
|
|
|
|
|
|
09Q1净利润(亿元) |
11 |
30 |
42 |
80 |
350 |
|
09年Q1每股收益(元) |
0.35 |
0.38 |
0.22 |
0.16 |
0.1 |
|
09Q1PE(倍) |
16 |
16 |
26 |
15 |
13 |
|
|
|
|
|
|
|
|
净利润-09年预计(亿元) |
48 |
127 |
200 |
320 |
1,400 |
|
每股收益-09年预计(亿元) |
1.54 |
1.6 |
1.05 |
0.65 |
0.42 |
|
PE-09年预计(倍) |
15 |
15 |
22 |
15 |
13 |
|
|
|
|
|
|
|
|
考虑增发 |
|
|
|
|
|
|
每股收益-09年预计(元) |
1.3 |
1.33 |
|
|
|
|
PE-09年预计(倍) |
18 |
18 |
|
|
|
以上几个银行的利润预测仅仅粗略估算的,总的来看估值仍然是比较低。对于银行业资产质量以及业绩预期的调整仍然在进行之中。随着资本金的充实,资产和贷款的增加,净息差水平见底和逐步改善,整个行业仍然处于较好的趋势当中。新增贷款的正面作用较大,但重要的还是净息差的改善,这需要贷款议价能力的提高、定期存款活期化或者是加息周期的到来。当然,对盈利来说,最基本的还是贷款的质量能够得到保持。因此,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对银行的促进作用将是两方面同步的,在某个阶段内这可能与房地产行业有所区别。相反的看,如果经济形势得不到改善,银行的高利润将再度向其他行业转移。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马中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