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行情
本周,在欧美股市及港股持续回落的背景下,沪深股市仍保持了强势,上证综指继上周突破3000点后,本周回试该点位获得支撑。两市成交量较上周继续放大,并创下两年来的新高。
当周,上证综指收于3113.93点,累计上涨0.83%,深成指收于12706点,累计上涨3.65%。 呈现沪弱深强的格局。
二、行业与板块走势
近几周表现强劲的金融、地产类股本周小幅回调,其余如交运设备、家用电器、黑色金属、信息设备等板块有较好的表现,市场一改上周的二八效应,呈现出大盘指标股调整,中小市值股票普遍上涨的局面。
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人民银行报告,6月新增贷款1.5万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约32%。
工业和信息化部7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说明当前非制造业企业经济活动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为52%,环比回落5.6个百分点,反映了当前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好转的基础还不稳固。信息服务业是支撑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好转的主要行业。而与制造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的物流业和生产资料批发虽有好转,但发展动力仍显不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和9日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完善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推进产品创新。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撰文称,短期内消费物价持续显著上行的可能性不大,下一步应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同时,适时适度进行微调。
温总理在近期多次强调保持刺激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打消了人们对政策可能调整的疑虑。尽管市场在信贷快速增长和房价回升的背景下重燃通胀的忧虑和预期,但我们认为在经济尚未实现全面复苏前,当前的各项政策仍将延续,防范通胀不可能成为近期的要务,保增长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市场资金方面,近期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一浪接一浪的指数基金发行热潮快速刷新今年以来的发行记录,7月1日成立的汇添富上证指数基金的91亿份刚刚成立不久,7月6日开始发行的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首日募集130多亿元,发行三天募集300亿元左右。在周五两只新股上市即被热炒的背景下,中国建筑股份400亿元A股发行融资将在下周快速推出。新股发行和上市并未造成资金的分流,反而是新股的高溢价打开了市场投机炒作的价格和估值空间。
四、我们的看法
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虽然欧美经济仍限于困境,但国内经济复苏的势头越来越清晰,市场正逐步摆脱业绩因素的困扰。尽管众多公司和行业的中报业绩同比将有所下滑,但如金融、地产、汽车、医药、风电、消费等部分重点行业中的部分公司有望出现业绩同比或环比增长,而我们重点关注的保险公司二季度业绩将可能大大超乎此前的市场预期。虽然经济复苏需要一个过程,但随着人们的信心不断增强,又反过来会加快经济复苏的进程。
上证综指突破并站稳3000点扫清了压抑市场的心理障碍,当前沪市平均27倍的市场估值并未达到系统性的高风险水平,中报业绩同比增长或业绩环比恢复增长的公司股价仍有望保持强势。市场短期的震荡给前期犹豫或踏空的资金带来重新入市的机会,行情有望向纵深演化,在场外资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慢牛有可能演变成快牛,若此,系统风险的快速累积就将值得重视和规避了。
(混沌投资基金投研团队 杨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