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植物油价差关系
|
|
|
变动 |
|
跨期价差 |
豆油1月-9月 |
118 |
144 |
26 |
棕油1月-9月 |
-228 |
-206 |
22 |
|
菜油1月-9月 |
140 |
142 |
2 |
|
跨市价差 |
9月豆油进口利润 |
-160 |
64 |
224 |
1月豆油进口利润 |
-205 |
3 |
207 |
|
9月棕油进口利润 |
-125 |
-204 |
-79 |
|
豆油期现 |
128 |
114 |
-14 |
|
棕油期现 |
-402 |
-154 |
248 |
|
菜油期现 |
-220 |
-322 |
-102 |
|
跨品种价 |
盘面豆-棕 |
930 |
968 |
38 |
盘面菜-棕 |
1132 |
1232 |
100 |
|
盘面菜-豆 |
202 |
264 |
62 |
|
现货豆-棕 |
400 |
750 |
350 |
|
现货菜-棕 |
950 |
1450 |
500 |
|
现货菜-豆 |
550 |
700 |
150 |
|
9月进口豆-棕 |
965 |
700 |
-265 |
本周要点:
A. 豆油的1、9月价差扩大26点,棕油的1月、9月价差扩大22点,菜油的1、9月价差扩大2点。
B. 巴西毛豆油7月船期进口利润为64,扩大224点。12月船期进口利润为3,扩大207点。
C. 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9月船期进口利润为-204,缩小79点。
D. 豆油、棕榈油9月合约盘面价差968点,扩大38点;菜油、棕榈油9月合约盘面价差1232点,扩大100点;菜油、豆油9月合约盘面价差264点,扩大62点。
E. 豆油、棕榈油现货价差750点,扩大350点;菜油、棕榈油现货价差1450点,扩大500点;菜油、豆油现货价差700点,扩大150点。
F. 9月进口豆油、棕榈油成本价差700点,缩小265点。
今年以来由于国储植物油进口缩减,我国植物油进口量少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植物油(不含棕榈硬脂)244.75万吨,同比减少15.76%。但另一方面,去年以来我国国储大量收储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导致市场流通量减少,进口量连续增加,今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385万吨,同比增加36.27%;累计进口油菜籽89万吨,同比增加117.94%。由此可知,今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油脂、油籽折油量530.59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或7.8%。但由于08/09年度中央政府收储国产大豆700万吨左右,折115万吨油,这部分油籽无法参与商业流通,导致截至目前市场上油籽的流通库存始终低于去年同期,市场对于进口油籽的依赖度增加,油、粕价格受到进口成本的影响较大。这也是前期CBOT大豆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国内油、粕价格同样大幅上涨的原因所在。
应当注意到,尽管中央政府的收储政策导致油脂市场的原料供应一度出现紧张,且对外依赖度增加,但这是第一次大规模收储后不可避免的阵痛期,政府收储政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增加手中筹码以实现调控市场价格、应对市场极端情况的目的,不管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弊端,长远来看都是利大于弊的。今年7月开始国储将开始把大豆储备陆续投放市场,具体措施可能会因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但其稳定物价、保障供应的根本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今年下半年国内植物油、粕的价格势必要受到国储抛售因素的制约,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而我们也应当意识到,随着收储、抛储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油脂市场价格的波动区间将会缩窄,最终被控制在中央政府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混沌投资 嵩洪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