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概述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继续寻底,但下跌势头较前期逐步放缓。相对来看,东北地区抗跌表现较强,市场主要跌幅大多来自于沿海各省。市场整体成交放量依然比较有限,但需方询价积极性却明显增加,如短期内能够获得盘面或周边市场的支持,那么整体成交情况有望出现较明显的增长。不过现行市场主要利空压力仍未离市,粕市很难出现“V”型反转。个人认为,在无新的利空消息出现的前提下,近期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下跌势头或进一步放缓,年前可能转为区间窄幅震荡。但年后现货主流成交区间可能进一步走低,供需基本面长期依然偏空。
二、关注要点
1、“北稳南跌” 豆粕或将倒流
首先,东北尤其是黑龙江豆粕市场抗跌表现抢眼,成本因素仍是支撑当地粕价的主要原因。据我们估算,目前黑龙江油厂豆粕生产成本基本集中在3130-3200元左右。不过,“北稳南跌”的局面令南北价差快速拉近,目前辽宁以及河北部分地区油厂价格已调整至3140-3200元/吨,基本已与黑龙江豆粕价格持平。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及时扭转,那么后期很可能出现“南北倒挂”的情况,豆粕甚至出现倒流。目前黑龙江地区已经发现吉林、辽宁等地产的CP46豆粕在当地销售,本地油厂高蛋白粕的销售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另外,新豆收购补贴需要到6月份才能下发到油厂手中,之前相当于油厂为国家垫付这部分费用来支撑豆价,在油粕市场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厂家收购及生产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目前已了解一些企业本月底或2月初即将停产放假,节后待油粕行情转好时再恢复开机,这也为南方豆粕的倒流提供了更多的需求空间。所以如果价格允许,后期倒流情况在所难免。黑龙江油厂若要守住市场,则必然要面对价格战。但在国储收购政策的作用下,粮农惜售令收购新豆上量困难,且成本高于沿海地区,这使龙江油厂尚未“开战”便已处劣势,欲将“外粕”拒之门外,可能性极小。
2、南方预售旨在 “锁利、避险”
目前南方地区油厂仍以执行和预售合同为主,其中山东、江浙等地大部分油厂年前销售任务已所剩不多,厂方自身库存和销售压力目前依然较为有限。但节后随着南美大豆上市量的增加,国内豆粕产量可能随之上升。虽然此时终端需求可能较春节后有所改善,但相对于供应增加的幅度来说,需求增幅依然比较有限,豆粕供应压力可能越发明显,南方地区豆粕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走低。所以出于下面两点目的,油厂积极预售远期合同:其一,转嫁后市价格波动风险。对后期市场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对长期走势持看空预期,是促使油厂积极预售远月合同的主要原因。通过这种超前的预售,油厂可将后市价格下跌的风险有效的转移到市场中下游流通环节,而自己则可置身事外;其二,提前锁定生产利润。目前预售远月合同的油脂企业多为益海、嘉吉、来宝等这类大型油脂集团,在雄厚的资金面和先进的定价策略支持下,这些厂家可以提前锁定后半年甚至一年的原料成本。我们猜测,上述油厂在预售远月合同的同时,将在对应月份点价,来锁定相应船期的大豆成本。如果按照当前远月船期到港成本计算,油厂目前的预售价格仍有一定的利润可图。
3、美盘跌势不止 粕市难有起色
从CBOT大豆期货走势图上看,近几个交易日美豆期价出现止跌苗头,但基本面或消息面实际上并未出现新的利好支撑,基本面长期利空依然压制美豆走势。尽管在过去两周里,CBOT大豆期价累计跌幅达11%,市场存在修正性调整的需求,但考虑到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较大,技术性修正恐怕无法即刻阻止市场的下跌势头。目前业内预计全球2009/10年度大豆产量将增至2.5209亿吨,较2008/09年度的2.1207亿吨大幅增加。但展望后市,也有观点认为,“以目前的价格水平来说继续杀跌会比较冒险,由于南美大豆还未收割,加上美豆消费量刷新纪录及阿根廷大豆生长进入到关键时期,市场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据DTN气象机构预测,阿根廷产区气温在不断升高,本周预计可达三位数华氏度,至于降雨则可能会比较稀少,目前土壤湿度较为充足的情况需要继续监测。但毋庸置疑,在期货市场跌势止步之前,国内豆粕需方主体不会放弃谨慎策略。短期盘面走势仍是粕价涨跌的“风向标”,目前美盘消息面缺少利多支持,美豆能否稳住或是继续震荡探底,仍待进一步验证。
三、操作建议
由于缺少基本面或消息面的明确指引,外盘趋势仍待确认,为尽快锁定利润、规避风险,油厂销售积极性较高,挺价意愿相对有限,价格波动风险依存。但年前成本等基本面因素支撑犹在,市场下行空间或已有限。后期逢低做多应是主要思路。
混沌投资 吴迓晖
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