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来分析,天然橡胶的基本面都要强于其他工业品。
预期供给仍然偏紧:
持续恶劣的天气以及年初过低的价格,使东南亚主产区在09年大幅减产,根据ANRPC的估计,全球产量下降达5.1%。而泰国政府也一再声明并没有累积缓冲库存。而接下来的时期,则进入天然橡胶的产量低谷:
国内产区在12月份已进入停割期,持续到第二年4月开割;1月底2月初越南、泰国
北部进入停割,2月中旬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印尼的赤道以北地区,主要是棉兰一带进入停割;因此,在接下来的2~5月份,是全球天胶产量低谷。而这一时期,预期需求却不会萎缩,因为欧美经济复苏和一季度建库存的迹象比较明显,而中国汽车工业则仍会维持稳定增长;所以天然橡胶很有可能进入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内存在一个压力,即交易所15万吨的库存,09年的期现套利活跃导致市场上可交割的资源流向交易所,显性库存增加,而农垦和贸易商的库存不高。国内两大农垦进入停割期,有助于库存压力的缓解;且期货库存很多为套利盘,短期很难流入市场。
需求持续增加:
中国汽车工业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虽然不会有09年的增速,但汽车工业协会仍预计有10%的增长,其对天胶的消费至少会与09年持平。而国外汽车工业从09年下半年以来开始明显回升,尤其在最近两个月。其复苏周期比中国落后了大致三个季度,以下是主要国家截至11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
1、11月份美国汽车生产情况
11月份,美国汽车生产量为59705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23%。1-11月份累计生产量为5166392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88%
乘用车生产量为22827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8%;1-11月份累计产量为2036945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90%;
轻型卡车生产量为353893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44%;1-11月份累计产量为3005358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83%;
中、重型卡车生产量为1488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10%。1-11月份累计产量为124089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73%
2、11月份德国汽车生产情况
11月份,德国汽车生产量为51842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0%。1-11月份,德国汽车累计生产量为483850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76%
乘用车生产量为4942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12%;1-11月份累计产量为461360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09%
商用车生产量为2422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84%;1-11月份累计产量为22490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62%
3、11月份法国汽车注册量情况
11月份,法国汽车注册量为252983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19%;1-11月份,法国汽车累计产注册量为241723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8%;
乘用车注册量为216354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30%;1-11月份累计注册量为2040279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8%;
商用车注册量为36629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9%。1-11月份累计注册量为376951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70%。
4、11月份巴西汽车生产情况
11月份,巴西汽车生产量为29208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01%。1-11月份,巴西汽车累计产量为293090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3%;
乘用车生产量为27521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55%;1-11月份累计产量为2787237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7%;
商用车生产量为1687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80%。1-11月份累计产量为143663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65%。
5、意大利汽车注册情况
11月份,意大利汽车注册量为200761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57%。1-11月份,意大利汽车累计注册量为2174514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2%。
乘用车注册量为18297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5%;1-11月份累计产量为1991546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1%;
商用车注册量为17785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6%;1-11月份累计产量为182968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20%。
6、英国汽车注册量情况
11月份,英国汽车注册量为175567辆,与去年同期增长了45.74%。1-11月份,英国汽车累计注册量为2053173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77%。
乘用车注册量为158082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56%;1-11月份累计注册量为1844063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85%;
商用车注册量为17485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14%;1-11月份累计注册量为209110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78%。
宏观不确定性:
尽管天然橡胶目前的基本面仍支持上涨,但是,政府对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使得其政策变化充满不确定性,但总体的方向是,流动性收缩的的时间表和力度,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而且实体经济,尤其是欧美的经济状况,可能会低于市场的期望。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宏观经济与政策的不确定是价格再次上涨的最大压力。
大宗商品经过09年的大幅上涨,一些品种早已经反映甚至透支了预期。而我们一直预期的流动性紧缩,也率先在中国发生。中国货币供应M2在09年的平均增幅在30%以上,这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10年难以持续,尤其商品和房产价格已大幅上涨,而通胀压力也已经显现(12月份CPI超过以前的预期)。因此中国2010年的货币供应将从09年末的高峰开始逐步回落。而反观美国,失业率仍处在10%的警戒线,而消费、生产等方面的数据时好时坏,这将迫使美国收紧货币的时间表一再延后,至少,会比中国要晚。
从各种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09年一季度就开始大幅回升,而美国、欧盟直到四季度才说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从ISM指数、汽车产销等可以看出)。这也是09年商品市场国内持续强于国外的原因之一。而在2010年,如果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不变,那么美欧的复苏强度将大于中国,而后者将维持复苏之后的稳定的增长。
再结合中国与欧美流动性收紧的时间差异,商品市场的格局很可能演变成外强内弱。在目前的位置,做多始终有宏观政策的风险,而做空对于时机的选择比较难,且实体经济如果在上升期,回调的幅度可能也有限。因此今年的思路相对于去年应有所调整:即在单边行情难以长期持续的情况下,投机应以波段性操作为主。而在这种宽幅震荡的格局之下,可能会出现更多跨期、跨市套利的机会。
混沌投资 李享
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