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经历了4、5月份的供应偏紧局面之后,新加坡燃料油市场有走软迹象,随着6月份套利船货增加,及中国进口减少,市场基本面将逐渐转弱,裂解价差由一周前的-7.5下降至-9.8,近三周以来裂解差价下降5美元左右,进入六月份尤其明显;
2、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当月较次月升水幅度大幅缩减,从上周2.5美元减少至1.5美元,8月较7月升水维持在1.25美元左右;
3、现货月进口亏损从高位回落至600元,而次月进口亏损缩减至650元;
4、上期所燃料油库存在连续三周无变化后,本周大幅减少5.4万吨至41.7万吨,而仓单增加1.46万吨至37.78万吨;
5、国内燃料油需求进一步萎缩,因天然气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新加坡市场:
本周国际油价升至70美元/桶上方,盘中最高超过73美元,新加坡市场在国际原油的强烈支撑下一度上涨至407美元,但因基本面走疲,涨幅较上周缩窄,以现货180燃料油为例,本周周均价为401.15美元/吨,较上周的397.97美元/吨,上涨3.18美元。涨幅仅为0.7%,而同时期国际原油涨幅却达到7%,为新加坡燃油涨幅的10倍。基本面疲软是导致新加坡市场走疲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过高的油价压制了市场需求,来自中国购买锐减,而船用市场也转为平淡。另一方面,市场预期7月将会大量到货的消息持续打压市场,燃油升水持续减弱。但目前市场供需状况正常,短期供应甚至偏紧,上周新加坡燃料油库存继续下降,截至6月10日当周,新加坡陆上燃料油库存下降146.3万桶,至1824.8万桶。
因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复苏,套利货到货较少可能是库存跌落的原因。某本地船供燃料油供应商指出,5周以来,船用油成本上涨了30%有余,而同期船运费涨幅仅在10%,船东面临的成本压力并未得到缓解,购买兴趣依然低靡不振。
国内市场:
一周内原油上涨7%,欧美原油期货收盘升至70美元上方,新加坡现货市场受高油价及预期大量到货的打压跟涨乏力。相比起国际燃料油市场,国内黄埔市场疲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受到经济滑坡影响的市场需求尚没有完全恢复,连续高涨的油价又再次打压市场,使得市场旺季不旺,进入到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贸易商在缺乏交易的情况下被动跟涨,以现货180燃料油为例,一周内仅仅上涨50-100元。
而与此同时,进口天然气价格却还在的燃料油一级商业库,打破上周入库零记录。一方面,本周资源出库大幅缩减,约为2万吨不断下滑,使得燃料油进一步痛失在电厂方面的市场份额。据息旺能源了解,尽管6月份以/吨,市场鲜有成交。本周黄埔商业库存仍旧维持在100万吨以上,尽管本周黄埔地区到货较少,仅有一船华润的2.9万吨新加坡混调180燃料油,但其全部进入当地,只有上周的1/3,且多来自上期所燃料油交割库来珠三角地区的电力需求有所回升,但使用燃料油发电的燃机电厂却是寥寥无几。据黄埔贸易商指出,当前珠三角一带燃机电厂发电所用燃料油成本约为3700元/吨,相比5月27日上涨150元/吨。以此测算,燃机电厂若使用燃料油发电,一度电成本约为0.67元,而同期进口天然气的发电成本不过0.32元/度,相比之下,经济性显著。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前燃机电厂使用进口天然气发电利润丰厚,但珠三角地区电力需求提升空间有限又使得作为调峰补充的燃机电厂发电量受限,因此所获利润也难以达到预期。
本周上期所燃料油库存在连续三周无变化后,本周大幅减少5.4万吨至41.7万吨,而仓单增加1.46万吨至37.78万吨,连续第四周增加。本周期现价差逆转,期货较现货贴水,可能是期货库存减少的原因之一。
混沌投资 李享
20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