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4月经济数据相继出台,其中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加快至30.5%, 广义货币供应M2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2.8%。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3月份的14.7%上升0.1 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看,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高增长是4月份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4月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5%,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并且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在总零售额中具有较高的权重。与此同时,4月吃、穿方面的消费增长均比一季度有所回落。我认为汽车消费类产品增速的大幅提高与3月我国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细则出台有很大的关系,进入5月后,有关行业人士表示国内汽车销售开始转淡。而5月上旬国内用电量同比降幅开始重新扩大。5月前二周,国内的经济形势与4月相比露出转弱的迹象。
与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比较一致的是,进入5月后,国内锌锭的消费表现十分疲软。据贸易商称,5月后国内锌锭的消费十分清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二点:1下游消费在5月后随国内整体宏观面走软;2 、4月末价格重新回12000元/吨附近,不少下游企业集中采购,当前下游企业手中仍有一定的库存。而5月后价格冲高至13000元/吨,下游企业对此价格并不认同。生产商方面,持稳在12500元/吨附近的价格对生产商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国内大型工厂的开工率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中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从前期的50%提升至60%左右。国产货在上海地区的库存不断增加即可应证此点。精矿市场上,4月部分选厂集中开工后,5月新开工企业较少,价格在13000元/吨附近的止步难以刺激矿山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根据统计局数据,4月国内精矿的产量在21万吨左右,因4月重新开工的精矿产能体现在5月的产量上,预期5月国内的精矿产量应高于4月,将达到22-23万吨左右。当前国内的精矿加工费仍维持在4400-5200元/吨附近,但进口精矿TC从4月下旬温和走高表明精矿市场的紧张程度有所缓解。总体来看,当前国内上游的开工情况达到了是今年以来的最高。进口方面,4月中旬高位的比值导致了5月进口规模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4月的进口量仍未公布,从市场流通情况看,4月与5月的实际进口量应仍维持在6-7万吨左右的水平。综合进口,生产及消费的情况看,预计5月国内总的供应在41万吨左右,而消费按去年的平均水平计算为33-34万吨,5月国内增加的库存在6-7万吨左右。根据的易贸的数据,前二周,国内贸易总库存的增加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上海交易所库存从75434吨增加至84880吨。考虑到数据统计口径问题,我认为上二个数据是相互印证的。本周二,我考察了上海地区的裕强仓库,这座库容为14万吨左右的仓库已有了11-12万吨左右的库存,其中7-8万吨为锌锭,在现场我看到了大量的进口锌锭。根据业内的传闻,上海另一个主营锌锭的仓库全胜现已满库。当前仓库均是出大于进。我认为仓库的实际情况与前期的分析较为吻合。
对于未来一个月国内的供需状况。我认为过剩仍将存在,但幅度较5月有可能减少。虽然随着消费淡季的到来,国内需求已开始明显趋软。但供应方面国内冶炼厂的开工率在5月很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高点。绝对价格在13000元/吨附近止步很难再刺激新的矿山重新投产,精矿的供应将最终制约冶炼产能的释放。随着5月比值的迅速回落,6月国内进口应该回落至一个较低的水平。即6月国内的主要供应是国内大中型冶炼厂。当价格维持在12000元/吨-13000元/吨,国内冶炼厂将维持5月的开工情况,国内的供应将处于小幅过剩状态,但过剩幅度比5月国内将有所减少。
国际市场上,伦敦库存小幅减少2075吨,其中亚洲仓库减少4125吨,欧洲仓库增加1950吨。全球注销仓单减少4625吨至11100吨。比值的回落使得国内继续大幅进口基本不再可能。伦敦注销仓单再次增加的可能性较小。中国进口对全球市场的推动因素已消失,当前支撑伦锌的因素主要为欧美经济的起稳及美元的走软。而这二个因素能否支撑价格在1500起稳则当前难以判断。
综合二方面的情况看,5月受收储结束及进口到岸影响,国内现货压力较大,但进入6月后,进口的大幅减少及国内进一步增产动力的不足将导致现货压力的逐渐减轻。比值的上半年低点应出现在5月以内。
混沌投资 任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