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内宏观情绪炒作结束,郑棉价格重归基本面。传抛储已进入最后签字阶段,可能下周公布。按照传言的抛储计算方法(内外价格平均),预测抛储成交价在10350元/吨附近(假设1000元/吨贴水)。抛储即将增加市场供应,加剧现货销售压力,尽管以兵团为首的现货商仍在挺价(新疆机采提货价12000元/吨),但下游需求低迷,价格最终要由市场决定,现货市场随时可能进一步下跌。目前现货成交主要以小批为主,总体走量不大。截止2月底的社会库存估计能满足4~5个月消费,在不抛储的情况下现货供应充足。纱线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纺纱利润未见好转。下游纺织企业维持低库存策略,随用随买,并无很强的补库意愿,主要等待抛储落地。终端出口萎缩,棉质服装出口量连续两年下滑,虽然内销出现一定增长,但增长动力较弱,难以带动整个消费。在未看到终端需求明显好转前,棉价预计将继续寻底,维持偏空思路,目前阶段不宜抄底。
国外方面,USDA3月报告表现平淡,未如期下调美棉出口,仅下调了印度产量和出口,报告整体偏中性。截止3/3,美棉累计出口签约进度74.6%,慢于五年均值90.1%,差距缩小至-15.5%。虽然出口仍偏慢,但与均值差距正逐步缩小,美棉短期进一步下跌的动力减弱。印度目前出口进度良好,主要出口国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进口需求保持强劲。虽然印度政府暂停收储,但受益于出口需求较好,印度国内棉价保持稳定,支撑美棉。短期在新的利空消息出来前,美棉预计在56美分的位置震荡偏弱运行。展望新年度,USDA展望论坛上对16/17美国植棉面积预测为+9.6%,符合市场预期,此前NCC的预测为+6.2%。16/17全球产量预计回升,增幅主要来自巴基斯坦、美国、印度,消费为净增长,且增长全部来自中国(21万吨),产量略小于消费,全球继续去库存。除印度国内棉价保持稳定之外,美棉缺乏实质性的利多题材,市场情绪整体偏空。目前来看,棉区天气正常,IRI/CPC预计秋季转为La Nina的可能性超过50%,且转为La Nina的时间约为9/10月份。现阶段市场还缺乏天气炒作题材,维持偏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