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南方公司:主要负责江铜铜线杆的销售,废杂铜的采购和精铜的贸易。全年线杆的贸易量在18万吨左右,废铜贸易量在6万吨左右。铜线杆占华南地区销售量的三分之一。线杆主要客户为终端客户;
清远江铜长盈铜业:江铜与外商合资公司,主要为废铜加工厂,负责为江铜供应废杂铜冶炼成的阳极板,年产能5-6万吨,目前已经满负荷生产,有1号光亮线和2号废铜库存8000吨左右,约1.5个月库存;从清远运到江西贵溪运费200元每吨;
兴奇金属有限公司:广东最大的废铜贸易商陈氏四兄弟家族企业之一,主要是兴奇、兴美、兴海等。据了解该四兄弟控制了南海60%左右的废金属贸易量。目前兴奇每月废金属贸易量在1.5万吨左右,由于上半年废铜供应紧张,他们开始涉足精铜市场,目前每月有5000吨左右的精铜。
亚铜金属(深圳)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属再生资源子公司之一,主要负责精铜、废杂铜等的贸易、投资等。据了解,该公司是仅次于江铜南方公司的华南主要贸易商。
南储:位于佛山,主要是铝、锌、铜的集散地,还有部分镍。目前总体金属库存16万吨左右,其中铝10万吨左右,锌5-6万吨。
一、 广东地区废铜现状
第一, 广东进口废铜实际含铜量很高。据了解,以前广东地区废铜进口一般按废五金进口,进口实行包税制,因此进口废铜含铜量越高越有利。据了解,以前每吨废铜进口报关费用在2000元每吨,2号废杂铜进口含铜量至少在90%以上,1号光亮铜甚至高达99%。因此普遍来说广东地区废杂铜进口含铜量要大大高于浙江宁波、台州等地区。
第二, 海关最近提高了废铜报关的中间费用,每吨成本比08年提高了3000元每吨至5000元每吨左右。据了解,广东地区废杂铜进口,由贸易商跟国外供货商联系货源,然后交给报关公司来操作,每个货柜(20-25吨)给报关公司一定费用,5月份之前为4-5万元左右,由报关公司搞定海关进口。由于报关费用提高,目前废铜进口倒挂1000元每吨,贸易商进口都比较谨慎,所以短期内废铜供应会比较紧张;
第三, 以废铜做原料的铜冶炼和铜线杆厂在大量收购废铜,而大型中间贸易环节库存不多,甚至部分要从浙江运到广东;我们看了江铜在清远的废铜厂,库存有8000吨,是一个半月的库存,而且还在不断收购,听说海亮也在大量进口和收购。废铜的需求短期内是上升的。
第四, 目前精铜、废铜价差较大,有利于废铜对精铜的替代。据了解,7月15日后海关放行了部分滞港的废铜,南海废铜供应量大幅增加,由于废铜价格在1-2个月时间上涨了1万多,废铜获利幅度很大,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很高,精铜废铜价差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五, 废铜的定价模式。国外采购模式按照约定的品位和LME点价,国内销售按照佛山灵通信息有限公司的废金属价格进行报价。由于广东增值税按照销售额6.5%(大概)征收,而不是按照增值部分进行征收,所以广东地区废铜基本上是不带票销售,或者票货分开。
二、 广东地区的金属贸易格局
铜:广东地区精铜和废铜以终端贸易模式为多,多为送到厂价;通常在灵通价格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费用。其中电线电缆约占总消费量的50%左右,其次为空调管以及其他铜合金、黄铜等。整个珠三角地区铜线杆年消耗量在75万吨左右,目前江铜南方公司约占该市场的三分之一,主要是铜线杆贸易,以及6万吨左右的废铜,电铜贸易量比较少。据了解,香港上市的中国金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贸易量仅次于南方公司。废铜主要集中在南海大沥镇以及广东清远市。废铜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南海大沥的陈氏四兄弟贸易量高达60%左右。大沥为传统的废铜集散地,包括拆解、分拣和贸易,主要辐射珠三角地区,甚至部分广西、福建、江西等。清远为新兴废铜基地,层次相对来说比较低,比如华清回收基地,主要以拆解为主。广东地区废铜供应主要来自进口,部分来自国内回收;进口部分基本上都是走私的废铜,小型的民营公司,如部分五金厂,金属回收公司等,均有自己的货场或者料场,在货场内进行分拣,平时很少对外开放。
铝:从南储了解到,南海铝贸易主要由几个大的贸易商垄断,如深圳北方投资公司等,且其销售模式为上游厂家直供,并且直接跟下游签订长单模式,通常只加30-50元每吨。货源相对稳定。目前南储铝已经爆库,路边上用于停车的位置都堆满了铝锭;铝锭每跺高3-4层,并且还有铝锭持续的运到仓库。据了解,中铝在南海就有20万吨铝库存。
三、 国内废铜格局
我国废铜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基础,以废铜直接利用为主、精炼电铜为辅的产业结构,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的产业格局,也已形成了从回收、进口拆解到加工利用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并出现了如浙江台州、宁波、广东南海、清远、天津静海等以进口废料为主及山东临沂、湖南汩罗、河南长葛、辽宁大石桥等以国内回收为主的废杂金属集散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再生铜和铜加工产量最大的地区。全国80%的铜加工企业分布在这三个地区,每年回收利用了全国75%的废杂铜。这三个地区的再生铜产业具有各自的特色: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进口废料进行拆解、分类、销售废铜原料;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浙江为代表,利用废铜生产铜材及黄铜制品;环渤海地区主要是以天津为主,有超过200家企业利用废铜生产电线电缆。
我国利用废铜企业结构呈金字塔型,利用量在10万吨以上的只有2家:江西铜业公司和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5万~10万吨的有6家: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山东金升集团、山东东营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上海大昌铜业公司、宁波金龙铜业公司和天津华北电缆厂。年利用废铜在5000吨以下的小型再生铜厂,是我国再生铜产业的主流,企业数量约为2000家。
在废铜利用方式上,分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种。据估算,废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即经过阳极炉熔炼之后生产电解铜,即通常所称的再生精铜;另外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直接使用,生产铜材或铜合金产品。
综上所述,广东的废铜市场是国内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且其含铜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更具有影响力。目前废铜与精铜价差创历史新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海关集中放行了部分废铜。而目前国内外价差倒挂必将导致国内废铜供应趋于紧张,且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定价、原料采购废铜的生产和加工企业目前采购废铜的积极性很高,废铜与精铜的价差必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对于后市的看法,只要国内电线电缆、空调企业以及其他合金企业需求没有出现回落,开工率没有大幅下降,产成品库存没有出现大量积压,我认为铜的需求就持续存在。目前精铜库存的增加、现货贴水,都有可能是短期的现象,消费暂时性的转移到了废铜上。建议近期再对铜主要消费企业,如电线电缆企业、铜线杆以及空调等进行调研,了解其开工率、销售情况以及原料、产品库存情况。
混沌投资 付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