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10月中旬,我们通过调研走访东北地区400多家农户,主要为了了解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成本和农民收入情况。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得出结论在今年的情况下,辽宁和吉林地区的农民今年租地种植的将会铁定亏损,而后期由于地租的压缩空间依然较大,所以预计地租的下降将是东北玉米去种植面积的首步,而整体的种植面积,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预计依然呈持平或者略增的状况。
农民的种植成本和地租成本方面,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显著递增,黑龙江整体种植成本较低,平均每公顷5300元左右,地租成本6491元左右,按照平均单产9吨/公顷计算,包地成本1310元/吨,即0.655元/斤,这使得今年黑龙江农民是唯一一个包地依然会有收益的东北省份,但相比去年的收益将显著下降。
而受限于较少的可耕种面积,吉林和辽宁的地租显著高于黑龙江地区,同时由于去年的玉米种植收益很好,也使得地租溢价增加,总体上,辽宁和吉林的地租平均为8800元和7600元左右,我们调研中的样本最高的地租可以达到11000元/公顷左右,加上本身种植成本高于黑龙江省,而且单产相对较低,这些因素使得吉林和辽宁的地租单位成本显著高于目前市场的主流收购价,所以我们认为今年吉林和辽宁的租地种植农民将铁定亏损,这会影响明年的租地种植积极性,也会直接影响明年的地租价格,我们认为辽宁和吉林明年地租价格的下调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进一步分析成本,假设黑龙江的农户种植面积结构为50%包地和50%自有地;吉林为40%包地和60%自有地;辽宁为30%包地和70%自有地,那么今年东北三省的农民结构化种植均存在利润,黑龙江每吨盈利389元,吉林328元,辽宁282元。对应我们之前所计算的港口价格,这只能说明运用成本端来衡量最终的DCE玉米底部还未到达。
农民的种植成本构成方面,我们采用了比较典型的水平,对于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需要,底肥160元,追肥80元,种子40元,旋地25元,播种25元,收割到家80元,地租500元,这其中旋地、播种和收割均有可能不采用机器,也使得部分农民的种植成本构成中,不含有这一项。总体上,机收的成本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大部分农民的种植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