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2015年4月CPI同比上涨1.5%,物价水平反弹力度较弱,连续8个月处于低于2%的低通胀。翘尾因素影响0.76%,新涨价因素约0.74%,新涨价因素显著走弱。比上月下降0.24个百分点,不具备抬升物价的条件。PPI同比-4.6%,与上月持平,工业通缩已持续38个月。煤炭开采、黑色金属开采环比降幅扩大,石油和天然气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下跌趋势趋缓,最近部分商品价格出现小幅回升,特别是原油价格出现明显的反弹迹象,PPIRM降幅持续收窄,输入性通缩压力逐渐缓解,但目前上游产品价格的回升还未传导至工业出厂产品端。
社会融资规模为1.05万亿元,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为7,079,占据了社融规模70%的份额;。M2同比增速跳水跌至10.1%,远低于市场预期,创二十年来新低。外汇占款,表外融资显著萎缩,贷款派生能力减弱。同时,在去年4月份巨量PSL投放的高基数下,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仍将继续影响M2同比增速。
DAX:
当周,全球股市多数上涨,美国股市集体上涨,纳指上涨0.9%。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德国DAX 30指数跌2.24%。亚太股市多数上涨。
经济出现筑底逐步传递到盈利上。2011-2013年不含能源及原物料的欧洲企业每股获利都仍维持在低水位,2014年达到5%-7%,2015年则加速成长达10%-13%,预估2016年更可望达到13%以上。
美国经济走弱推动欧元反弹。这项数据的疲弱表现进一步加强了市场有关美联储不会在6月份开始加息的预期,从而导致美元汇率下跌。进而推动欧元汇率的反弹,但是债券收益率仍然继续反弹。之前市场的逻辑在于QE推动,不断压低债券市场利率,导致债券市场的资金不断进入股市。如果原油继续反弹,债券收益率可能继续反弹。但如果欧元区利率继续反弹,可能对新兴市场构成较大压力。
经济复苏后,市场对复苏预期产生较大波动。2015 年第一季欧元区法国和意大利返回成长,但德国则成长放缓。由于德国经济较早反弹,但是由于之前市场预期有过分悲观转向过分乐观,使得近期部分经济低于预期,但是趋势上看经济任在复苏。
日经:
15年业绩可能会有所减速。截至5月8日已发布财报、财年截至3月的530家企业(不含金融等行业)。有观点认为,2014财年经常利润包括未发布财报的企业在内,达到约30.42万亿日元,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财年高出近4000亿日元,时隔7年创出了历史新高。但是如果原油价格如果反弹,可能会对15年的利润构成冲击。
随着日本通胀没有到达预期,加大QE规模成为可能。日本央行及养老金持续配置股市。日本股市近期大涨背后的原因是国内对股票需求持续旺盛,尤其来自日本养老金基金和日本央行的需求。如果说加大QE规模,国债市场已经不太可能,而加大ETF购买或者商业票据成为可能。
但日本股市仍估值过高。由于日本自身极度宽松的流动性,以及日本企业盈利水平相对较低,此外还有对日本宽松政策的过高预期,导致日本股市过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