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榨季以来糖产量高于消费量,直到2015/16榨季产量消费量将会吻合,现阶段就是看如何消化之前几年高企的库存(现在约有5000万吨)。
泰国:
1.东北部地区是泰国最主要的食糖产区;近年来泰国种植面积不断上升,国内木薯水稻等都没有竞争力,泰国国内51家糖厂有很多土地面积可以改种甘蔗,制糖行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2.泰国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巴西雷亚尔贬值,很多货币兑美元也在贬值,但泰铢汇率相对持稳,现在泰国糖厂的生产成本约为15-16美分/磅。
印度尼西亚:
该国本土消费旺盛,但精炼糖厂需要政府许可证才能进口原糖,国内11家精炼糖厂共500万吨精炼产能或许不会完全发挥,具体情况还要看后期政府进口许可证的发放。
澳洲:
1.目前有很多收购和吞并在发生;
2.政府比较支持原糖出口,不久前与日本签约,协商用澳洲原糖换日本轿车。
印度:
1.该国反复多变且政策反复;
2.市场对2014/15榨季产量的预估要高于市场预估;
3.本榨季颁布了4000卢比/吨的原糖出口补贴,但是仍不足以覆盖出口价差,马邦额外补贴1000卢比/吨,预计只能出口50万吨左右。
中东和北非:
该地区能源价格较低,导致精炼糖成本较低,所以精炼糖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过去:消费量高于精炼产能;
现在:精炼糖产能可能过剩。
巴西中南部:
1.今年天气状况好于上年,糖产量可能要高于2014/15榨季;
2.制糖比例对糖产量的影响:
⑴ 预计2015/16榨季将有5.9亿吨甘蔗,约为44.8%的制糖比例,最终产糖3480万吨;
⑵ 糖厂会压榨更多甘蔗,因为成本会更低;
⑶ 原糖的经济效益好于乙醇的效益;
3.关注点还是乙醇:
2015/16榨季出现了乙醇缺口,可以解决原糖的过剩量问题。
巴西北部:
甘蔗产量不断上升,乙醇产量也随之上升,故而没有太多的过剩量。
中国:
1.预计2014/15榨季糖产量为1110万吨,同比上榨季的1330万吨减少220万吨,这个数据可能还要下修;
2.下一榨季预估1150万吨,可能也要继续下调;
3.中国国内糖产量下调,消费量上涨,库存不断消耗;
4.政策干预影响了价格走势,配额进口逐渐被控制住;
5.相关替代品甜味剂对原糖价格的影响。
中美洲和墨西哥地区:
原糖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中国青睐。
俄罗斯黑海地区:
1.当前该地区对国际糖市影响越来越小;
2.国内糖产量不断提高,消费量却越来越少。
欧洲:
2017年之后欧洲的甜菜糖将进入原糖市场,与其他地区的糖进行竞争;
糖价及雷亚尔:
1.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
2.雷亚尔为3时,原糖底部为13.33美分/磅;雷亚尔为2.6时, 底部是12.30美分/磅;
3.印度进行原糖出口补贴,国际糖价在13.21美分/磅及以上时该国出口可获利;
4.国际糖价在18.97美分/磅以上之后,中国进口无利润。
国际糖市存在不确定性:
1.雷亚尔:如果雷亚尔到4,则对应10美分/磅;
2.巴西中南部天气:天气状况好的话,甘蔗产量将达到5.9亿吨;
3.印度产量:政府政策是否会导致白糖流入全球市场;
4.中国产量:糖产量为1100万吨左右时,进口将达到400万吨以上,会缓解国际食糖供应压力。
总结:
1.雷亚尔和能源价格进一步贬值使得原糖价格承压;
2.要想解决问题需要外部因素发生。中国产量进一步下滑会使得国际原糖价格受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