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食糖的消费不断扩大,人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巳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且消费量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中国食糖消费量由1960/61榨季的125. 79万吨增长到 1991/92榨季的761.5万吨,2007/08榨季进一步增长到1330万吨,到了2012/13榨季,消费量已达1390万吨。综合来看,中国食糖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5%左右。
我国食糖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份额日趋增长。由1961年的2.5%,增长到1981年的5%,1999-2002年该比率保持在6% -7%左右,到了2003年后开始进一步提升,2008/09榨季我国食糖消费量已占全球消费总量的8%-9%,成为仅次于印度和欧盟的第三大食糖消费国。虽然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食糖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的饮食习惯和理念,食糖一般仅作为调味品或健康甜味剂来使用,食糖的消费金额占总消费水平的比重小,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食糖消费主要分为民用消费和工业消费,1988/89榨季工业消费约占食糖总消费量的60%左右,到了2000-2005年食糖消费结构呈现工业消费约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民用消费占消费总量30%以下的格局,年度间略有波动;2006年后在食糖工业消费保持绝对数持续增长的同时,民用消费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2012/13榨季工业消费约占65%左右,民用消费约占35%左右。我国食糖工业消费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饮料、饮食等用糖行业,工业消费生产出来的大多数商品最终还是会以各种形式进入民用消费领域。
近些年我国食品加工、饮料、饮食等用糖行业迅速发展,推了我国食糖消费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用糖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在17%左右,主要增长原因是乳制品、饮料、糖果、罐头、糕点等行业用糖量的大幅增长。由此可以看出,食糖消费的增长主要是含糖食品需求增加所致。含糖食品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第一,乳制品、饮料的食糖消费量约占70%左右。其中,饮料又可以细分为果汁及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从工业消费内部细分来看,乳制品和饮料一直是含糖食品产量中排名前列的食品,罐头、饼干等含糖食品产产量所占比例居次;第二,罐头、饼干、糖果及其他一些含糖食品用糖量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年增长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