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棕价差要闹哪样?
豆油和棕榈油是中国百姓食用消费的主要植物油,两者之间根据价差高低可以相互替代。大部分情况下,棕榈油因为其价格低廉是豆油主要是一级豆油的消费替代品。在2013年之前国内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远没有当前监管严格,且散油消费还比较流行时,大量的棕榈油被搀兑到一级豆油中流入到大众餐桌上。习大大主政后,食品安全卫生监管愈发严格,散油消费逐渐淡化,代之以中包装和小包装消费,且在商标中需标明油脂成分,这严重的制约了棕榈油在食用消费领域的需求。同时在散油市场上商贩们需要考虑一级油和精炼低熔点的价差,从成本角度看在冬天分提到低熔点再进行精炼的成本大概需要450元/吨,而目前在华南地区一级油和低熔点的价格几乎来到平水,导致搀兑需求几乎降到最低。
另外棕榈油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当做生物燃料燃烧,随着原油暴跌,国内汽柴油价格也是一调再调,PME的价格下跌了也有千元,让燃烧变成了件奢侈的事。
现货棕榈油市场几乎看不到像样的成交,反过来看豆油成交持续放量,出货速度也很快,尽管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大,但油厂的预售工作也是很顺利。相反进口棕榈油在没有了大融资商参与后,内外价格趋于合理,进口顺价偶有发生,供应的预期是充足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豆棕价差何时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