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从周行情上看,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琼斯指数涨0.73%,标普500指数涨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23%,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冲高回落后微涨0.78%。行业板块方面,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分别上涨1.77%和1.7%,电信和必须消费品行业继续表现落后,分别下跌3.87%,和1%。巴克莱高收益企业债收益率从上周的4.49%反弹至4.5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周的2.16%反弹至2.3%。
CFTC持仓又净空转为净多,多空头同时增仓。截止12月2日:标普500股指期货CFTC净持仓由净空3429,减少46179,至净多42750;非商业空头仓由510799,增加2508,至513307;非商业多头持仓由507370,增加48687,至556057。
2013 年初以来,发达市场推动全球股市普遍大涨,这一时期的回报是受到市盈率变动的推动。尽管当前的估值水平略高于最近几年的合理区间,但与近30年历史均值相比,当前的估值水平并没有显著偏离合理水平。不过在最近一个利率变化周期,标普500的市盈率很少持续超过历史均值,因此估值水平再继续上升的空间并不大,除非再度推出超预期的宽松政策,但当前这种概率是非常低的。宏观局势仍对较高的估值倍数构成支撑。市场预计美国经济维持温和增长、通胀率温和且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且美联储的计划是缓慢提息或是其它的手段,因此偏高的估值倍数并非股指进一步上扬的限制因素,未来指数上涨将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
美联储认为就业和通胀指标将向其目标的水准靠拢,虽然仍坚持在QE 完全退出后一段时间内保持目前低利率是合适的,但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有所升温。美联储何时加息取决于“就业+通胀”双目标。美联储未来货币正常化进程将依赖经济数据而定,这就意味着未来宏观数据的变化将对资产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美联储资产规模停止扩张,以及加息临近阶段和加息的初期,美国标普500指数均呈现震荡态势。通胀超预期上升及加息提前可能导致市场对此做出反应,并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根据历史经验,这种回调的幅度通常在7%左右,而调整则主要体现为估值水平的变化,调整幅度通常要高于股指回调幅度2个百分点左右,即市盈率估值可能从当前的18倍回到16倍左右。
预计企业盈利同比增速可能维持目前的水平(7.6%),并继续推动股指上行。但后续通胀上升的压力出现可能促使加息预期升温,并使得指数出现8%的短期回调,估值回调幅度可能为10%左右。若无超预期的事件出现,我们预计估值水平难以突破目前的水平,而股指涨幅将会低于盈利改善的幅度。
日股:
受年初4月上调消费税影响,日本2季度GDP环比年化下滑7.3%,日本3季度GDP继续环比年化下滑1.6%。受此影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决定将上调消费税的时间推迟18个月,承诺不会再一次推迟上调消费税,并在11月21日解散众院,提前举行选举。日本原定于2015年10月再次上调消费税至10%,这将意味着消费税上调时间将为2017年4月。
受差于预期的3季度GDP影响,安倍政府延迟上调消费税和国会众议院年底前提前选举消息影响,日经指数经过前几周的大幅动荡横盘修整后继续上涨。全周来看,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2.64%至17,920点。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0.46%。
CFTC持仓净多持仓增加,多空头同时增仓。截止12月2日:日经225股指期货CFTC净持仓由净多3190,增加233,至净多3423;非商业空头仓由21392,增加170,至21562;非商业多头持仓由24582,增加403,至24985。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11月货币政策会议意外放宽货币政策,投票结果为5-4。日本央行决定加快扩大基础货币的速度,至每年80万亿日元(7,260亿美元)。央行之前的目标为每年增加60-70万亿日元。日本央行还决定增加年度政府公债购买规模约30万亿日元,并将所持日债的平均存续期延长至10年左右。央行还决定,将上市交易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JREIT)的年度购买规模扩大两倍;ETF购买量将每年增长3万亿日元。声明并显示,央行将持续量化加质化宽松政策,直至达成2%的稳定通胀率;以不设限的方式实施量化与质化宽松政策(QQE)。在超预期的货币政策推动下,日经指数将继续上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1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决定将上调消费税的时间推迟18个月,承诺不会再一次推迟上调消费税,并将在11月21日解散众院,提前举行选举。日本原定于2015年10月再次上调消费税至10%,这将意味着消费税上调时间将为2017年4月。消费税延迟18月,众议院提前选举,安倍经济学还能继续试验,日经上涨趋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