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 Primary Products 首页-期货投资-农产品

原糖贸易流

日期:2014-9-1 | 阅读 (937)返回

        主要进口国的政府愈发担忧,全球糖价下跌可能拖累本国糖价走低。过去一个月,印尼官方宣布,由于国内糖价下跌,减少发放进口配额。与此同时,中国糖业向精炼糖厂施压,令其停止进口。印度政府提高了进口关税、马来西亚精炼糖厂游说政府停止发放进口配额。

        另一方面,独立的精炼糖厂一直在进口,并将进口计划提前。由于白糖和原糖均是远月升水,糖厂储存糖是有利润的。但糖厂的库存最终还是会以精炼糖的形式再出口。

        换句话说,供应过剩的问题只是被推后了而已。从图表可以看出,供应过剩的局面被有效推后,但也是由于巴西产量下降、部分压榨工作从2014年四季度推迟到2015年第一季度,导致可供出口的糖减少。泰国和中美洲的糖商不太可能把糖囤积太长时间,因为四季度北半球将进入收获期。我们预期,期货合约到期将再次充当糖的清算机制。展望未来,2015年二季度仍可能有小的供应缺口,但随着5-3月价差扩大,部分一季度的过剩量可能会转移到2015年第二季度。

        一些未知事件可能对2015年上半年的糖供应产生重要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巴西产量以及收获尾期会持续多久。我们已经下调了巴西糖产量预期,但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由于乙醇利润好于糖,因此一旦产能释放,加工厂可能把把更多甘蔗用来生产乙醇。产量的不确定和乙醇比例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甘蔗越少,加工厂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越迟缓。天气方面也存在不确定。预报显示10月有雨,可能导致巴西中南部的压榨放缓、甚至停止,田里未砍的甘蔗会更多。澳大利亚出现大降雨,迫使加工厂暂停加工。泰国天气干旱,印度天气状况各异,中美洲也面临旱情。

         各国变化:我们下调了对巴西中南部2014/15年度产量预测,将糖出口预期下调24万吨,至2280万吨。这主要会在四季度的数据体现出来,我们将四季度的原糖出口下调了20万吨,至550万吨。这一调整并不意外。截至7月15日,压榨总量高于去年,但受干旱影响,单产大幅降低。2013/14年度平均单产为80吨甘蔗/公顷,但今年我们预计单产为73-74吨/公顷。

         除单产外,还需要估测还有多少甘蔗会被压榨。今年早些时候普遍担忧加工厂的压榨能力。但受干旱影响,生产环节的瓶颈从压榨能力转向了甘蔗供应量上。目前进入年度后期,很多地区的甘蔗发育不充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加工厂可能倾向于放弃收割。据估计,下年度可能有多达2000万吨甘蔗被弃割。在当前的时点上,考虑到很多加工厂面临资金问题,我们仍然认为工厂会尽可能加大压榨量以降低单位成本。

        我们将甘蔗含糖量(ATR)从134.5公斤/吨上调至135.5公斤/吨。自6月份以来,Unica的数据显示甘蔗含糖量较去年大幅回升,考虑到天气干旱,这也并不意外。含糖量上升抵消了部分甘蔗压榨量下降的影响,我们将产量预测下调700万吨,至5.68亿吨。一个关键问题是生产糖和乙醇的比例。视价格为最佳指引的人目前肯定认为生产糖的比例在降低,因为即使不考虑现货贴水,乙醇价格也比糖更具吸引力。但随着年度进入尾声,灵活性有所下降。此外,一些工厂还有美元债务,相比生产乙醇在国内出售,他们更倾向于生产糖来出口。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将生产糖的比例从45%小幅下调至44.8%,因此,糖产量预期也下调了32万吨,至3290万吨。

        8月份,泰国原糖出口改善,但仍非常迟缓。虽然今年糖产量增加,但出口较去年减少50万吨,较2012年减少170万吨。每年这时候,市场会转向物美价廉的巴西糖,而对泰国原糖需求下降,这也是泰国出口迟缓的原因。我们维持对本季度原糖出口预测不变,但估计约有100万吨原糖还未签约。工厂可以将还未售出的糖放到明年,但对已经售出的糖,多数贸易商无法继续推迟船期。持有泰国糖的人,倾向于将糖以平价在10月合约上出售,而不是折价直接在现货卖出。因此,过去一个月里现货贸易异常清淡。除非贸易商找到买家,我们认为大约有50万吨或更多糖会在10月合约上交割。

         白糖出口也迟缓,而且与原糖不同,我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白糖仍在加工厂手里。这表明加工厂能够将大部分货放到后期再卖,加之伦敦期货3-10月合约价差扩大,也令他们惜售情绪上升。

        印度精炼糖厂也在利用远月升水进行操作。2014年三季度开始以来,印度已经从巴西中南部购买了42万吨糖,因此,我们将印度该季度的原糖进口上调5万吨,至55万吨。另一方面,精炼糖出口迟缓,截至目前仅出口了11万吨。考虑到白糖的持有成本,我们将10万吨高质量白糖(HQW,猜的)出口从2014年三季度的平衡表上转移到2015年上半年。进口方面,印度政府将进口关税从15%上调至25%,但我们认为此举影响有限,因为印度目前没有进口。出口方面,现在不确定明年是否还会有原糖出口补贴。WTO否决了印度出口补贴政策,但印度政府还是会继续实行。印度政府首要任务是清理甘蔗欠款。目前我们对印度原糖出口没有预测。预计当地精炼厂会采购一些国内原糖,因此,我们下调了上半年的原糖进口。

        和印度情况类似,孟加拉精炼糖厂也增加了进口。自7月初以来,该国进口了约44万吨糖,因此,我们将三季度的进口预测上调15万吨,至55万吨。孟加拉精炼糖厂能开具6个月的信用证,因此,他们更具灵活性,备货期可以更长。

        由于印尼政府发放配额数量减少,并且是面向精炼糖厂,我们将印尼三季度原糖进口从100万吨下调至80万吨,但对四季度的进口预期维持不变,因为印尼新政府将于10月份上台,预期会增发配额。

        今年7月,纽约原糖期货跌破了维持4个多月的区间,国际糖价走弱导致中国进口增加。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口了约30万吨巴西糖和泰国糖,据悉8月份也从巴西及其他一个亚太国家进口了至少42万吨糖。据我们了解,一些精炼糖厂的库存能维持到四季度中期之前,还有一些糖厂在2015年一季度之前都库存充足。因此,我们认为,近期由需求层面引发的大量采购提前实现了,因此,我们将中国2014年三季度的进口预测上调了约25万吨,至100万吨,但将2015年一季度的进口下调了约15万吨,至40万吨。

        据悉,中国糖业协会在8月中旬和精炼糖厂达成协议,糖厂在9-12月期间不再进口糖。但就我们所知,由于政府没有介入,并没有具体的措施来限制已经签约进口糖到港,也无法在货到港时分辨哪些是在上述协议之前就进口的。此外,中国精炼糖厂目前境况尚可,因此,我们认为该协议的影响有限,进口量主要还是取决于内外价差。

        2014/15年度即将开始,近期我们将产量预期下调了30万吨,至1200万吨(白糖值)。消费预期维持不变,在1480万吨。因此,糖供应缺口扩大。加工厂结转至新年度的库存可能高于正常水平,导致新年度实际供应增加,但仍然无法弥补供应缺口。此外,2015年还有新的加工厂投产,日产能可能达到2000吨,这会刺激需求。总而言之,我们将中国201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进口分别上调约10万吨和50万吨。但我们可能降新年度的产量下调约50万吨,这预示着中国进口预期有上调潜力。

        北美地区,我们认为,除非奇迹出现(天气),今年墨西哥的产量将低于602万吨,可供出口量仅150万吨左右。保守估计出口量不会超过40万吨。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平衡表显示,美国的库存消费比为6.9%,美国可能需要增发2015财年的关税内配额数量,这会使库存消费比达到13.5%-15.5%。我们预测政府会增发70万吨配额,这一数字也许更少,取决于墨西哥已经出口的570万吨糖中有多少进入美国市场(传言称合同中有一个条款,允许出口糖重新进入墨西哥国内或美国市场)。此外,无论墨西哥还是美国,如果新糖产量好于预期,可能导致配额增发量减少。

重要提示:请在继续浏览混沌投资网站前仔细阅读下文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并将页面滚动至本页结尾“接受”或“放弃”键,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浏览还是放弃。点击“接受” 键,视为您已经阅读并愿意遵守本提示内容。

证券投资具有一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参与信托计划的人士应为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较强的合格投资者。浏览本公司网站的人士可能来自更广阔的区域,但登入本网页的人士均出于主动,因而有责任遵守适用于当地的法规。登入网站内页即表示登入者同意其已阅览本网页的所有部分,包括任何法规或法规注释。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

信托产品净值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并可能在短时间內大幅下跌,并造成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您应确保有关投资產品适合您的需要。如有怀疑,请咨询按中国内地法规注册的专业分析师的意见,並要求其确认有关投资产品适合並符合您的投资目标。

投资产品的价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变动,而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否则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于刊载日期属恰当充分,您在阅读时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已发生变化。本网站刊登的所有资料可予以更改或修订而毋须事前通知,尽管混沌投资并不承诺定期更新本网站内容。公司并不对第三者所提供之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证,公司或其股东及雇员概不对于本网站内第三者所提供之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接 受拒 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