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产豆吸引多空资金的注意力比较明显,豆一再一次成为目前的市场焦点。
先说说种植的情况,根据笔者上周在黑龙江产区的实地考察,预计今年总体国产豆的产量与去年相比在0~-10%的区间变化。这也意味着黑龙江作为主产地,产量在300-330万区间波动较大。
产区大豆连年减产的原因除了“天灾”之外主要还是“人祸”的驱动,趋势上由于玉米的种植效益明显好与大豆,带动农民改种玉米是国产大豆面积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玉米大豆的种植收益比在3.1左右。
成本比对:(忽略农民自己的人工的话)
- 大豆一垧地成本:
4500地租+1400元化肥+1600元机械作业(翻,犁,收+300农药+种子 300 = 8100元
- 大豆每垧收益 :
2.2吨/垧* 4400元/吨 – 8100元种植成本 = 1580 元
若按每吨4800元直补,补贴 800多元而已,1580+800=2380元
- 玉米每垧收益 :8 吨/垧* 1800元/吨 – 9500元种植成本 = 4900 元
调研发现农民对于国家取消收储改为直补的消息并不知晓,并且不知道如何有效执行,所以明年政策对大豆种植是否有进一步刺激要看收获的时候如何执行价格补贴。但是总体上如上线所分析的,补贴对于大豆的种植效益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大豆价格后期逐步体现非转基因的食品价值才能走出和玉米,油用豆对比带来的收益劣势的尴尬局面。
最近拍卖正在进行,有效缓解了产区无豆可用的尴尬局面,产区贸易商对价格和需求相对乐观,但是市场对于放储的300多万吨大豆能不能顺利消化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食品需求暂时难有定论,后期拍卖成交率与成交价格的变化将反映更多的是市场需求情况,值得密切留意。同时,6月东北油厂到豆减少到40-45万吨,环比下降一半,经历连续成交后若食品豆需求得到大部分满足,之前不具备压榨动力的拍卖豆子是否呈现成交价格下滑并进入压榨环的可能性节值得思索。毕竟油厂对豆子的质量要求不高,只需要价格足够便宜即可。目前塔选后的国产油用豆若按照到厂4100成本计算的话,已经具备与进口豆竞争的价格实力,相信会是当地中小油厂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