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来,在备货旺季的需求支撑和棕榈油的强势拉动下,菜油主力1405合约期价最大上涨幅度超过500元/吨。目前油脂需求已从传统备货旺季高峰逐步走淡,庞大的进口到港压力也在逐步逼近,在高库存的拖累下,菜油开启了新一轮的寻底之路。
备货旺季接近尾声 需求转淡。元旦、春节即将来临,油脂迎来消费的传统旺季,油脂企业的备货高峰随着时间的推进正在逐渐走淡,油脂需求逐步走弱的预期增强。目前国内豆油、棕榈油现货主流报价分别在7100元/吨和5900元/吨左右。而菜油在华东地区达7600元/吨,华中地区高达8000元/吨以上,目前的现货价价差还难以刺激消费进一步扩大。而华南市场进口菜籽加工区的菜油报价在7150-7400,且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这也表明华南市场的菜油销路起码在短时间上是存在问题的。从三大油脂的现货价差来看,菜油在下游消费层面依旧缺乏价格竞争优势,需求受到抑制,消费缺乏实质性起色。
利润驱动,进口压力不减。我国主要菜籽进口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本年度的菜籽产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高达1796万吨,同比增长34.9%。澳大利亚政府12月最新数据亦显示其产量今年或达340万吨,高于之前330万吨的预估。目前加拿大油菜籽已经完成收割,澳大利亚亦完成超过85%的收割进度,市场供应充足,丰产引发菜籽现货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比下滑。对应国内远期菜籽进口到港成本,已经不足4000元/吨,进口压榨利润维持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从菜油的进口利润角度考虑,菜油进口相比豆油、棕榈油进口融资成本小,一旦出现微利,将引发市场进口热情。本年度国内菜籽、菜油进口量存在进一步增长的预期,菜油供应压力较大。
去库存化进度依旧缓慢。国内油脂去库存是过去很长时间一直谈论的话题。而菜籽油方面,从压榨利润与进口利润来看,远期菜油商业库存仍存继续增长的可能,而国家手中超过500多万吨的临储菜油仍旧是去库存化进程中的一座大山。目前油脂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在需求难有实质性起色下,本年度国内油脂的去库存化进度依旧缓慢,而笔者认为菜油的去库存化还需要通过极端价差来刺激下游消费,进而消化供应过剩格局从而达到平衡表重建的。
综上所述,近期在南美丰产预期、美豆批量到港、马来西亚上调棕榈油库存的供给压力及需求旺季支撑将告一段落的双重利空下,国内油脂期价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寻底之路,而菜油作为库存压力最重的品种,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增供应,探底之路将显得更为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