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粕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做空油粕比的头寸获利颇丰。而菜系市场也不例外,做空油粕比两边受益。从走势上看,菜粕价格强势,但因供需的季节性差异导致合约间走势分化,而菜油虽有较大的基差支撑却还是弱不禁风。
政策挺粕压油
说到菜系,不得不提临储政策。今年的收储,或许是中储粮给菜籽最后的拥抱。可靠的消息称,今年是菜籽托市收购的最后一年,明年或许将改为直补,产区调研此概率目前已升至70%。关于菜籽和中储的恩怨离合,在此暂告段落,来谈谈今年的托市收购。
从国家的临储红头文件来看,今年与往年并无差异,但在执行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近在湖北走了一圈,在湖北,除菜油交储以外,菜粕也是中储的。油厂欲卖粕需要先从中储手中买粕然后在卖。也就是,中储粮今年要开始干起统购统销的勾当,油厂成了代销商。 这样的结果便是菜粕变相的有了垄断味道。目前湖北中储卖给油厂的菜粕价格是2630-2650元/吨。也就是说低于这个价,油厂是不会来代销的。
与此同时,今年菜油期价将不再能够享受往日的政策红利,一方面是进口菜油量的迅猛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家将严查进口菜油交储的行为。之前我们怀疑中储的在对待进储的执行力度,在湖北走调研证实入储检查严格,盘面菜油进入临储的概率基本为0。这样一来国产菜油成本大幅下滑,进口菜油性价比严重缺失。那入储无门、市场冷落的进口菜油在期货保值与交割的需求激增。
进口放大菜油供给充裕
目前菜粕处在水产消费高峰(长江流域一直将持续到9月份)。从最近的湖北市场调研来看,饲料厂的库存都比较低,一般只有5-7天,而油厂今年整体菜籽收购量不大,现在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库存偏低,压力较小的局面。但需要看到的是,9月份后,水产消费趋淡,饲料采购可能提前结束,后期将需要关注豆粕的溢价。
从目前的海关数据来看,1-5月份我国进口油菜籽165万吨,同比增长37.8%,折油约70万吨。1-5月进口菜油68万吨。目前已有近140万吨的进口菜油。当下港口菜油21万吨。我们预计6-9月份还将进口70万吨菜籽,6-9月份进口40万吨菜油。全年进口菜油180万吨。今年国内菜籽总体上我们预估比去年增产45万吨,今年菜籽质量相对较好,出油率比去年提高。我们预计今年菜油总供给606万吨。由于菜油与豆油等其他油脂价差较高,略微降低菜油消费,预计在420万吨。在不加上储备里至少300万吨陈菜油的情况下,目前市场的供给也是充裕的。
另外,从临储的保质期来看,2010年和2012年临储菜油需要出库。目前还在收储,市场预计四季度可能再次抛储。回顾2010年的抛储,菜油价格一度与豆油一个价。从价差角度看,尽管5月菜油与豆油价差已经回到800元/内的价差,但从临储政策生变、菜油的供需来看,价差回到500元/吨也属于正常。相对于5月,从目前已经确定的进口及抛储预期,当下900的价差太高,价差续继续压制菜油价格。